(

)

写景
山水
秋色
地点
四顾亭
季节
秋天
情感
疑是
赞颂
名胜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诗人置身于万壑千岩之中,眼前景色明亮,山川之色映入眼帘,苍翠欲滴,仿佛直接触碰到了屋檐与楹柱。站在四顾亭上,放眼望去,满目秋色,令人心旷神怡。诗人恍若步入了山阴道上,感受着自然界的无穷魅力。通过“万壑千岩”、“中天苍翠”、“四顾皆秋色”等词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视觉和感官的多重刺激,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同时,“疑是山阴道上行”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也暗含了对古代文人雅士游历山水、寄情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共鸣。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情趣。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山水世界,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那份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猜您喜欢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青鸟泉
唐·张乔
祗此沉仙翼,瑶池似不遥。有声悬翠壁,无势下丹霄。净濑烟霞古,寒原草木凋。山河几更变,幽咽到唐朝。
东溪精舍杂咏为吴中美作
明·王恭
延陵精舍东溪口,六曲屏山对虚牖。绝壁连冈入万松,一涧盘陀大如斗。盘石垂萝密更偏,黄精潭上写冰弦。化成水月三千界,古洞烟霞小有天。烟霞杳微茫,水月澹忘知。谁知鲁中叟,发彼川.....
送友人边游
唐·黄滔
衔杯国门外,分手见残阳。何日还南越,今朝往北荒。砂城经雨坏,虏骑入秋狂。亲咏关山月,归吟鬓的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