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
江
红
·
风
前
断
笛
平
韵
愁
满
关
山
,
又
吹
得
、
芦
花
雪
深
。
西
楼
外
、
天
低
水
涌
,
龙
挟
秋
吟
。
回
首
人
间
无
此
曲
,
数
峰
江
上
落
馀
音
。
似
断
云
、
飞
絮
两
悠
悠
,
何
处
寻
。
江
南
路
,
晴
又
阴
,
声
韵
改
,
泪
盈
襟
。
自
中
郎
去
后
,
羽
泛
商
沈
。
牛
背
斜
阳
添
别
恨
,
鸾
胶
秋
月
续
琴
心
。
待
醉
骑
、
黄
鹤
度
苍
寒
,
霜
满
林
。
山水抒情
怀古离别
情感表达
秋天景色
悼亡情感
赏析
这首《满江红·风前断笛平韵》是宋代词人彭芳远的作品,以笛声为引,抒发了词人的离愁别绪和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开篇“愁满关山,又吹得、芦花雪深”,描绘出一幅凄凉的画面,笛声在寒冷的关山间回荡,如雪中的芦花般深深触动人心。“西楼外、天低水涌,龙挟秋吟”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氛围,仿佛龙吟般的笛声融入秋水,低沉而悠长。接下来,“回首人间无此曲,数峰江上落馀音”表达了词人对往昔与友人共赏笛声的美好回忆,如今却只能在江上峰峦间听到余音,倍感孤独。“似断云、飞絮两悠悠,何处寻”运用比喻,将笛声比作断云和飞絮,飘渺不定,寻找无处,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追寻之情。下片转而写江南的天气变化和笛声的音韵变化,以及自己因思念而泪湿衣襟。“自中郎去后,羽泛商沈”借典故表达友人离去后的哀伤,中郎指蔡邕,羽泛商沈则暗示音律的悲凉。接着,“牛背斜阳添别恨,鸾胶秋月续琴心”通过牛背夕阳和秋夜月色,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愁苦,以及试图用音乐来维系情感的执着。结尾“待醉骑、黄鹤度苍寒,霜满林”描绘出词人渴望借酒消愁,希望能乘着黄鹤穿越寒冷的树林,但最终只能面对满林霜华,寓意着无法逃离的现实和深深的哀愁。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凄美,展现了词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无奈。
猜您喜欢
送严上舍并寄诸公十首(其一)送严
宋·陈造
啧啧雁声急,棱棱秋意深。行都旧新雨,独客短长吟。子肯怜衰病,时来慰滞淫。惜无移日酒,留照蜡灯斟。
寄峡石老人
宋·王质
白沙渡口见须眉,袖角槎牙出好诗。愿得扬舲秋水去,共看明月堕琉璃。
不窳居访林羽叟
清·陈辉
羽叟先生不窳居,超然物外葛天初。青山雨度双花坞,绿野烟消一草庐。醉倚壶觞閒岁月,吟依几席乐琴书。竹桥秋水相逢处,洗涤烦襟兴有馀。
浪淘沙
清末近现代初·沈曾植
残照不回头。睇燕危楼。无心秋色有心愁。尽眼垂杨千万缕,踠地丝休。重叠报章留。黯淡银钩。榆钱飞尽麦人收。长是断无人见处,芳草悠悠。
丫头岩
宋·白玉蟾
君不见武夷九曲溪之东,三峰号为玉女峰。当时嫁与大王峰,至今栉雨而梳风。又不见庐山三叠江之湄,大姑小姑凡两矶。小姑聘与彭郎矶,至今波眼而浪眉。湘夫人寂寞湘水滨,巫山女窈窕巫.....
杂曲歌辞·浩歌
唐·李贺
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青毛骢马参差钱,娇春杨柳含缃烟。筝人劝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问谁?不须浪饮丁都护,世上英雄本无主。买丝绣作平.....
舟次石门
清·陈维崧
小邑一江明,江头鹳自鸣。那堪今夜雨,独宿语儿城。作客年空老,依人气未平。此乡烽火后,户户?衣声。
古风(其五)
唐·李白
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中有绿发翁,披云卧松雪。不笑亦不语,冥栖在岩穴。我来逢真人,长跪问宝诀。粲然启玉齿,授以鍊药说。铭骨传其语,竦身已电灭。仰.....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