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午
饷
菜
楚
俗
也
邓
抚
干
以
诗
来
谢
次
韵
答
之
三
首
(
其
一
)
大
家
朱
书
亭
午
时
,
小
家
艾
人
张
天
师
。
惟
有
书
生
最
穷
饿
,
盘
中
日
出
菜
离
离
。
端午节日
民间习俗
写景
写菜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端午节(又称重午)的风俗场景,诗人项安世以轻松诙谐的口吻表达了对友人邓抚干赠送节日菜肴的感谢,并借此机会自嘲书生生活的清贫。"大家朱书亭午时",意指富贵人家在正午时分忙碌准备,可能是在制作朱砂书写的符咒,与"小家艾人张天师"相对,暗示民间普遍挂艾草以避邪,象征着节日的气氛。"惟有书生最穷饿",通过对比,显现出读书人的清苦,生活不如富家和民俗活动热闹。最后一句"盘中日出菜离离",形象地描述了书生餐桌上简朴的菜肴,"日出"形容菜色清淡,"离离"则给人以稀疏之感,进一步强化了书生生活的清寒。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既体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又展现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自嘲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猜您喜欢
拜星月慢·重午,以盆榴置座,邀客同赏。和梦窗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俪叶缃丛,芳心蜡蒂,午日湘帘垂地。一梦东风,觉匆匆尘世。赋情懒,漫想、兰闺浴倦风景,酒盏流光重洗。满座平看,胜窥墙臣里。幽姿、自怯临朝砌。春工绽强为佳辰起。秀影泫露青瓷,.....
端阳日诸僚宴集二首(其一)
明·王廷相
佳节逢重五,移尊上广堂。羁怀开造次,远眺入苍茫。暑雨鸠林爽,南薰燕幕凉。喧江龙舸竞,无那楚人狂。
次韵常之五日禁竞渡
宋·许及之
仍年此足为吾病,举世谁人似我閒。思远楼前重禁渡,容成洞里独看山。交游雨绝梅还溽,赓倡星分稿自删。赖有松庐相慰藉,新篇时复到榆关。
高阳台·己酉赴官,偕黄子雅萧瘦棱绕道游西湖,就江山妓船作端午胜游留滞,逸兄为赋高阳台词速之。国变以后,雅瘦相继逝去,回首十年,支身故国,蒲尊枨触,谱寄潜园
清末近现代初·魏元戴
花酿曾沽,乐天襟上,旧痕犹带余杭。频袖低鬟,歌吟倚遍蓬窗。尘踪剩得儒冠老,忆同游、墓草斜阳。佐清觞。角黍榴花,几转愁肠。填词为寄苏堤柳,说多时添炷,画省炉香。留客湖山,殷.....
初夏
宋·陆游
已过浣花天,行开解粽筵。店沽浮腊酒,步舣载秧船。古俗交情久,丰年乐事偏。出波莼菜滑,上市鲚鱼鲜。僧阁梅山麓,渔扉禹庙壖。丹青不可画,得句一欣然。
醉落魄(其三)重午日过石熙明,出侍儿鸳鸯
宋·周紫芝
薰风池阁。小红桥下荷花薄。沙平水浅山如削。水上鸳鸯,何处风吹落。今朝端午新梳掠。锦丝围腕花柔弱。人生只有尊前乐。前度刘郎,莫负重来约。
端阳日过十刹海同栽甫
清末近现代初·黄节
客中过佳节,言寻友朋欢。驱车薄湖堧,遂憩朱楼阑。重云蔽野黑,高柳依人寒。便欲委渊沙,所嗟湖不宽。
端午思远楼小集
宋·叶适
凭高难为观,楼居势尽倾。思远地不远,空复生遐情。上惟山绕围,下惟溪环萦。此实擅清境,岂以旷朗名。土俗喜操楫,五月飞骇鲸。鼓声沈沈来,起走如狂酲。不知逐臣悲,但恃勇气盈。衰.....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