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
史
·
北
地
王
谌
何
物
谯
周
口
似
簧
,
几
年
汉
帝
手
牵
羊
。
纷
纷
蜀
土
祠
诸
葛
,
香
火
曾
分
北
地
王
。
咏史
历史人物
诸葛之敬
北地王
借古喻今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所作的《咏史·北地王谌》。诗中通过描绘谯周的形象和蜀汉后主刘禅的典故,对历史进行了讽刺和评论。"何物谯周口似簧",诗人以谯周比喻善于言辞、巧舌如簧的人物,暗示其可能在蜀汉灭亡时起到了不光彩的作用,可能是劝降者一类的角色。"几年汉帝手牵羊",这里指的是刘禅在被魏军俘虏后,向司马昭投降,被迫出蜀,手牵羊作为投降的象征,表达了他的屈辱和蜀汉的衰败。"纷纷蜀土祠诸葛",诗人提到蜀地人民对诸葛亮的祭祀仍然热烈,即使在国破家亡之后,人们对这位智者的敬仰和怀念依然不减,反映出诸葛亮在蜀汉人心中的崇高地位。"香火曾分北地王",最后一句点明了主题,北地王刘谌是蜀汉后主刘禅的儿子,他宁死也不愿投降,与父亲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香火曾分”暗指刘谌虽未能继承王位,但他的精神和忠诚却如同香火般流传,成为蜀地人民崇敬的对象。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和事件,寓言性地表达了对蜀汉衰亡的感慨,以及对忠贞气节的赞扬。
猜您喜欢
咏史·赧王
宋末元初·陈普
世历绵延四百秋,死蚿枯竹附诸侯。末年隆准生丰沛,谁道嬴秦是继周。
咸阳怀古(其二)
清·祝德麟
忽然亭长作官家,创业宁徒马上夸。祸水未防身后雉,天心终断道前蛇。金刀历数开基正,钟室功臣报施差。一样宠姬输项羽,楚歌歌罢恨无涯。
长安杂诗十二首(其七)
明·陈琏
纵目咸阳原,陵墓高嶙峋。佳气久萧索,秋雨暗荆榛。重泉閟玉匣,芳草埋石麟。神灵竟何在,倏经千百春。偶思薛平事,茫昧奚足云。张侯有高识,允矣社稷臣。
咏史(其一)钟会
宋末元初·陈普
身在成都已孟津,霎时飞首过函秦。子房智勇裁如此,不悟诛秦灭项人。
伍员
明末清初·吴伟业
投金濑畔敢安居,覆楚亡吴数上书。手把蜀镂思往事,九原归去愧包胥。
魏武帝(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许南英
铜台高矗漳江湄,卖履分香有女儿。千古奸雄皆欲鬼,一家子弟尽情痴。竟因求士拘徐母,未必怜才赎蔡姬。我为二乔夫婿恨,空文亦受老瞒欺。
咏史
宋·徐俯
楚汉分争辨士忧,东归那复割鸿沟。郑君立义不名藉,项伯胡颜肯姓刘。
后秋兴三首(其一)
明·郑善夫
御楼春雾昼漫漫,雷压霆奔霄汉间。涕泪翻伤以死谏,风波谁分得生还。山中介子终辞爵,岭表唐卿已赐环。北望星河今有象,几回沧海梦朝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