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抒情
写水
韵味
节气
思念
名胜
山水
离别
悼亡

译文

在混沌初开之前,诗难以探索到极致的玄妙。
有时还需积累思绪,经历一年还未完成篇章。
在一片月光映照下的双松之间,在高楼上俯瞰宽阔的河边。
前辈诗人多有此等领悟,他们的韵味如何得以传承呢?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寄谢高先辈见寄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对古人风范的怀念。“诗在混茫前,难搜到极玄。”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古时期诗歌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想要追求却又感到力不从心的困境。"混茫前" 指的是历史的深处,而"难搜到极玄"则是说要达到那些古人的水平是多么的艰难。“有时还积思,度岁未终篇。”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有时候会沉浸在思考中,对于时间的流逝和作品的完善有一种无奈的情绪。"积思" 是指内心的思考和感慨,而"度岁" 则是时间的流逝,"未终篇" 表示作品尚未完成。“片月双松际,高楼阔水边。” 这两句描写了一种静谧的夜晚景象。"片月" 是指月亮不全,"双松" 则是两棵松树并立,一起映照在清澈的溪流之中,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前贤多此得,风味若为传。” 这两句诗人赞美古代贤达的人物,他们留下的智慧和教诲如同佳肴美酒,令人回味无穷。"前贤" 指的是过去的圣贤之人,而"风味若为传" 则是说他们的智慧和精神内涵,如同美食佳酿一般流传后世。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古代贤达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历史感悟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体验。

齐己

816首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您喜欢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恻恻吟(其四十一)
明·彭日贞
琴心永托伴閒居,远别犹勤一纸书。弹指转缘伤浅促,文君无望诔相如。
清明登先江安人陇有感(其一)
明·邹元标
艰危曾共尔,舍我竟仙游。云佩飘何处,鸾台黯不收。乾坤难寄恨,日月此堪愁。却忆鼓盆者,何心得自由。
舟溯胥江闻何太史迟予峡山(其二)
明·陈子壮
春山非一邱,春水岂同流。不谓临歧别,翻成选胜游。寄将黄翠雨,泛此白沙鸥。云鹄还相见,飞来最上头。
春日游百泉王信卿留酌赋别
明·杨鹤
碧涧千堆雪,苍烟九叠屏。山光垂倒幔,潭影落空青。云壑丘中赏,岩泉静者听。一泓秋瑟瑟,三峡水泠泠。喷沫惊风雨,回波射日星。浪花穿地肺,海眼洞幽冥。石发摩尼色,溪毛翡翠翎。绿.....
舒城登观音寺偶会故人朱从善酌酒赓诗至晚而别
明·李裕
役役苦连旬,偶得山水趣。龙冈势盘环,淝水奔回互。窈窕青莲宫,独倚云间住。石门青重重,松杉夹微路。殿隐翠微中,僧归夕阳处。飞溜溅香雪,宝树凝甘露。梵语空中闻,天花檐外雨。山.....
邻女幼归儒家因婿无籍沦于塞下闻而有感
清·王慧
曾向邻居共疑纱,裁云咏絮斗芳华。香沾绣帙同分线,春暖妆台互送花。漫说罗敷原有婿,可怜蔡琰竟无家。于今辫发垂双耳,紫塞斜阳泣暮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