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写景
山水
抒情
秋天的
秋节的
友情的体现
送别
景中带物的抒情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周星誉的诗《集寄公房次少陵宿赞公土室第二首韵》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居画面。首句“云过溪北阴”,通过云的移动和溪边的阴凉,展现出环境的清幽。接着,“日午山鸟静”进一步强调了午后的寂静,连山鸟也停止了鸣叫。诗人的心境与禅定相合,通过“禅心澹炉烟”表达出内心的平静,炉烟与风竹影的自然交织,增添了禅意。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悠然度过“清昼”,享受着与自然对话的乐趣。“松雪陶冰厨,茶梦漱涪井”两句,借松雪、陶冰和茶水,寓言诗人追求高洁的生活方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自比为祖谢一类的文人,有着山林隐逸的志向。“上人抱无律,气与秋雪迥”赞美了赞公的超脱世俗,其气质如秋雪般高洁。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境界的仰慕,并希望有一天能像赞公一样,在这云水之间找到心灵的归宿。结尾处,“归舟破湖阴,缺月半衔岭”,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归途,月光洒在湖面,景色凄美。最后两句“淰淰凉翠痕,已蘸鹭丝顶”,则以生动的意象描绘出湖边鹭鸟的形象,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敬仰之情。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踏云行·赠道人
元·王处一
砖瓦高行,冶炉妙性。琴棋书画妆銮并。錾锤绳墨与熏缝,接栽出药俱邀请。速踏云行,蓦山溪岭。长思仙路重相等。西江月下望蓬莱,逍遥乐处全真省。
齐天乐·树园、橘公乘月来过,东坡泛舟赤壁之夕也。客去为词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盟鸥不管今何夜,鹤声露华偏警。去烛听秋,钩帘坠叶,清绝吾庐人境。孤光照岭。看如此江山,也堪乘兴。柳下扁舟,故开图画放吟咏。迎风一笑动竹,素心晨夕数,凉味同永。镜底无尘,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