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
莎
行
·
中
秋
不
见
月
雾
失
南
楼
,
云
低
东
阁
。
枝
头
不
见
南
飞
鹊
。
姮
娥
何
事
太
多
情
,
今
宵
故
误
年
时
约
。
天
易
阴
晴
,
人
多
哀
乐
。
从
来
此
事
难
凭
度
。
匆
匆
又
是
隔
年
期
,
且
烧
银
烛
酬
高
酌
。
节日
秋节
写景抒情
怀人
思乡
思念
佳节情感
赏析
这首宋词《踏莎行·中秋不见月》是陈德武所作,描绘了中秋之夜未能见到明月的遗憾与感慨。开篇“雾失南楼,云低东阁”以景起兴,雾气笼罩南楼,乌云压低东阁,暗示了月光被遮掩的景象。接下来,“枝头不见南飞鹊”借南飞的喜鹊寓意传递讯息,然而此刻鹊鸟也不见踪影,更添寂寥。“姮娥何事太多情,今宵故误年时约”将月神嫦娥拟人化,责怪她为何如此多情,故意错过中秋团圆的约定。这句表达了对月圆人未圆的深深惋惜。接下来,“天易阴晴,人多哀乐”宕开一笔,自然现象与人生况味相映,强调世事无常,欢乐与悲伤并存。“从来此事难凭度”进一步深化主题,指出人们难以预料和把握这样的自然现象,同时也暗指人生的变故。最后,“匆匆又是隔年期,且烧银烛酬高酌”以无奈的语气收束,诗人只能借酒浇愁,期待来年的相聚,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和对当下的慰藉。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寓言巧妙,通过中秋不见月这一寻常现象,寄寓了人生的无常与期待,展现了词人的细腻情感和哲思。
陈德武
64首
陈德武(生平不详),三山(今福建福州)人。有《白雪遗音》一卷。其《望海潮》词云:“之官路远,篙师又促旧航。”又同调云:“三分春色,十分官事。”盖尝出仕,道经钱塘、桂林、睢宁、浔阳等地。余皆不详。盖尝出仕,道经钱塘、桂林、睢宁、浔阳等地。余皆。有《白雪遗音》一卷
猜您喜欢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临江仙·除夕狱中寄忆
明末清初·龚鼎孳
不记今为何夕,隔墙钟鼓催春。逞风花草太无因。笼香深病色,罢酒得愁身。料是红闺初掩,清眸不耐罗巾。长斋甘伴鹔鹴贫,忍将双鬓事,轻报可怜人。
除夜客怀
明·浦源
火冷空斋夜掩霜,明朝新岁在殊方。故乡亲老谁相守,独对寒灯泣数行。
点绛唇(其十三)
宋·向子諲
今日重阳,强挼青蕊聊开宴。我家几甸。试上连辉观。忆着酺池,古塔烟霄半。愁心远。情随云乱。肠断江城雁。
中秋无月
明·王越
年年遇着中秋节,活计虽贫强自欢。不似今年贫得甚,倚栏无个月明看。
夜凉
明·殷奎
玉露凉生昨夜秋,芙蓉香老柳枝愁。故园归思知多少,卧听残更转戍楼。
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
唐·王维
袅袅秋风动,凄凄烟雨繁。声连鳷鹊观,色暗凤凰原。细柳疏高阁,轻槐落洞门。九衢行欲断,万井寂无喧。忽有愁霖唱,更陈多露言。平原思令弟,康乐谢贤昆。逸兴方三接,衰颜强七奔。相.....
十二时·偶忆
清·陈维崧
绵濛二月如酥雨,做出销魂天气。更独客、冷清清地。拚只向、红篝倚。灯灺香焦,天寒酒醒,往事难提起。想那日、元夜迷藏,禊日秋千,人在绿杨丝里。更当初、戟门嬉戏。一部烟花轶记。.....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