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
离别
闺怨
写人
思乡
抒怀
秋情
秋色
描摹心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离别之际的内心情感与外在景象的交融。开篇“黛眉翠敛”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女子离别前的面容,眉眼含愁,暗示了即将面对的离别之痛。接着,“人去语寂,春黯甥馆”,通过环境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春日的黯淡与甥馆的寂静相互映衬,强化了离别的孤独感。“亭堠长短,夜来梦醒,孤身在罗幔”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与思念的情绪。亭堠的长短象征着距离的遥远,夜晚的梦醒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身处罗幔中的孤身一人,更显出离别后的寂寞与无助。“袖华泪满,边塞万里,还胜天远”一句,将泪水与离别之情联系起来,边塞的辽阔与天际的遥远形成对比,强调了距离的遥远和思念的深重。接下来,“金缕纤婉,倩伊引惹,归舟系岸”描绘了女子对归家的渴望,以及对远方亲人的呼唤,金缕的纤婉与归舟的系岸,都寄托了她对团聚的期待。“旧识晏如客,砌影偷量长比线”中,“旧识晏如客”可能指的是熟悉的客人,这里暗喻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珍惜。“砌影偷量长比线”则通过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如同细线般漫长,暗示了岁月的无情与离别的无奈。“慵懒弄妆,残脂犹涴面”展现了女子在离别前的慵懒与不舍,即使在整理妆容时也显得心不在焉,脸上的脂粉未干,似乎在诉说着内心的复杂情感。“变镜里华容,年逝如箭”将镜子中的美丽容颜与时间的流逝进行对比,强调了青春易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最后,“那堪人见。奈状我相思,云鬓蓬乱”表达了女子在他人面前难以掩饰的相思之情,云鬓蓬乱的形象不仅描绘了她的外貌,也象征了内心的波动与不安。“抱鸳衾、半閒偷展”以鸳鸯被作为背景,隐喻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对温暖的渴望,半闲偷展的动作,既表现了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暗示了对未来团聚的期盼。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营造,深刻地表达了离别之痛与思念之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学中对于情感细腻入微的刻画手法。

猜您喜欢

江城子·代作
宋·高观国
绿丛篱菊点娇黄。过重阳。转愁伤。风急天高,归雁不成行。此去郎边知近远,秋水阔,碧天长。郎心如妾妾如郎。两离肠。一思量。春到春愁,秋色亦凄凉。近得新词知怨妾,无处诉,泣兰房.....
采桑子(其十七)
宋·晏几道
西楼月下当时见,泪粉偷匀。歌罢还颦。恨隔炉烟看未真。别来楼外垂杨缕,几换青春。倦客红尘。长记楼中粉泪人。
自君之出矣三章(其一)
明·谢肃
自君之出矣,五见桃李花。思君如蛱蝶,舞影常交加。久别自伤意,远图宁恋家。皇姑发已白,妾解供珍鲑。自君之出矣,机杼长织素。何言众绪微,积尺难盈度。亲裁衣服成,远寄关山去。愿.....
和王舍人送客未还闺中有望诗
南北朝·徐陵
倡人歌吹罢,对镜览红颜。拭粉留花称,除钗作小鬟。绮灯停不灭,高扉掩未关。良人在何处,光唯见月还。
罗敷媚(其一)舟夜闻歌,有赠
清末近现代初·程颂万
美人脂粉飘零尽,家住杭州。梦似江州。人别湘天燕子楼。三年已断筝边约,泪阁心头。恨蹙眉头。春锁人间一段愁。
临江仙
清·朱彝尊
昨日苦留今日住,来朝再住无因。画楼欲下几逡巡。残灯三两焰,别泪一双人。料得离居多少恨,归期数遍冬春。长愁不独茧眉颦。口中生石阕,腹内转车轮。
减字木兰花(其一)为长沙女广王素音作用稼轩过长沙道中见妇人题字用其意作韵
清·王士禛
离愁满眼。日落长沙秋色远。湘竹湘花。肠断南云是妾家。掩啼空驿。魂化杜鹃无气力。乡思难裁。楚女楼空楚雁来。
金缕曲
清·汪菊孙
咏絮闺中秀。记三珠、高堂亲付,上头时候。双股珑璁寒灯里,常伴深宵刺绣。早共诩、秦徐嘉耦。闽峤滇池千万里,忽吠蓝风猛鲸鲵吼。重有恨,忍回首。飞蓬镜里容消瘦。怪无端、燕归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