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抒情
秋天
山水
夜晚
渔船
秋气
友人相思
湖楼之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湖边楼阁中的幽静与深邃之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湖面寂静、云雾缭绕的画面,通过“渔舠歌舫寂无踪”一句,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然物外的氛围。接着,“梦醒湖云第几重”则暗示了诗人从梦境中醒来,对周围环境的感知更加敏锐,仿佛置身于层层叠叠的云雾之中。“掩幔水风能破醉,钩帘斜月似窥侬”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水面上的微风吹动着窗帘,似乎打破了诗人的醉意;而半开的帘幕前,斜挂的月亮仿佛在窥视着诗人,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暗中草气兼秋气,烟外山容似病容”则将视角转向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草木的香气与秋意交织在一起,远处的山峦在烟雾中显得憔悴不堪,仿佛病态一般。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多变与丰富,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最后,“若为幽人伴遥夜,一灯楼上自鸣钟”表达了诗人对于孤独与寂寞的深刻体会。在这样一个寂静的夜晚,只有楼上的一盏孤灯和自鸣的钟声相伴,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孤独。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悟以及内心世界的探索。

黄景仁

1183首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黄景仁诗负盛名,和王昙并称“二仲”,和洪亮吉并称“二俊”,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集》、《西蠡印稿》。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猜您喜欢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