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舞
人物
情感表达
写景抒情
赞美女子
城市生活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富贵人家宴饮欢聚的画面。"绣鞅玉镮游"写出了舞者身着华丽的服饰,手环玉饰,步态轻盈。"灯晃帘疏笑却收"则通过光影和笑声,展现出宴席上的热闹与欢乐气氛。"久立香车催欲上,还留"描述了舞者在众人期待下准备离去,却又因不舍而逗留的场景。"更且檀唇点杏油"进一步描绘舞者的妆容,檀口轻点,杏色脂粉增添了几分娇媚。"花遍六么毬"运用比喻,形容舞者旋转如花飞舞,动作轻盈优美。"面旋回风带雪流"形象地刻画了舞者舞动时如雪花般飘逸的面庞。"春入腰肢金缕细,轻柔"赞美舞者的身段曼妙,腰肢柔软,如同春天般充满生机。最后以"种柳应须柳柳州"作结,巧妙地将舞者的名字融入其中,既是对舞者的祝愿,也寓含了对舞者技艺的赞赏,表达了词人对田叔通家舞鬟的深深喜爱和赞美。整首词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

苏轼

3227首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