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物
节气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红梨成熟的诗句。从“霜降红梨熟”可以感受到秋天的凉爽,霜降指的是秋天的寒露,这里用来形容梨子的成熟。接着,“柔柯已不胜”则是说梨子过于饱满,以至于枝条都承受不了它的重量,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下一句“未尝蠲夏渴”表明诗人还没有品尝过这种在炎热夏日里解渴的梨子,而“长见助春冰”则是说这些红梨常常是在春天就能看到,像冰一样清凉。这里可能隐含着诗人对寒冷食物在春季中带来的独特愉悦感受。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红梨的生长状态和它在不同季节中的美味进行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丰富多彩,以及诗人细腻的情感体验。诗句采用平实的语言,但却充满了生动的意象,给读者带来一种亲近自然、享受生活之美的感觉。

苏轼

3227首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您喜欢

元夕
宋·方岳
茅屋相看冷似冰,蒲团孤坐澹于僧。数行老墨閒居赋,一炷寒灯耐久朋。时异不供三太息,吾衰何啻百无能。后山亦有梅花月,不复年时兴可乘。
解连环·拜陈西麓墓
宋·张炎
句章城郭。问千年往事,几回归鹤。叹贞元、朝士无多,又日冷湖阴,柳边门钥。向北来时,无处认、江南花落。纵荷衣未改,病损茂陵,总是离索。山中故人去却。但碑寒岘首,旧景如昨。怅.....
畲谷歌
清·赵沺
东边插稻秧,西边收稻谷。遮莫似郎心,一年两回熟。
和渭渔三兄咏草木诗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杜老所居地,必有数竿竹。我生如泛梗,遗同此心曲。新居种百竿,日夜鸣寒玉。耸雪虽便娟,战风终损蹙。过春叶犹黄,深夏丛始绿。悬知苍碧时,已值凉风复。晚出及萧晨,得时惭众目。瘦.....
小除立春
明·黎淳先
隔江梅柳换芳辰,两度愁肠老此身。历日明朝犹是乙,菜盘此夕已传辛。开樽但见椒花好,喧枥谁来炬影□。叹息春风鸠杖客,孙雏亦是綵衣人。
赤松寺书事
宋·邹极
宅畔池台景自幽,御风更作赤松游。岚光浓丽经梅雨,天气凄清正麦秋。插稻农夫晨赤脚,缫丝蚕妇昼蓬头。閒身免赴公家急,饱食无心为汝谋。
剪园蔬赐大学士南书房翰林等
清·爱新觉罗·弘历
畦圃秋来候,葱齑雨足时。梳风烟甲冷,烘旭露华滋。穑事因堪验,天工藉可推。许甘藜藿味,退食任委蛇。
耕图二十一首(其一)浸种
宋·楼璹
溪头夜雨足,门外春水生。筠篮浸浅碧,嘉谷抽新萌。西畴将有事,耒耜随晨兴。只鸡祭句芒,再拜祈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