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画
老
虬
参
天
势
欲
动
,
古
树
错
立
交
隆
嵷
。
清
溪
雨
过
生
碧
云
,
隔
岸
岚
光
入
檐
重
。
小
亭
临
水
清
且
涟
,
怪
石
翠
湿
苔
藓
妍
。
倚
栏
读
书
两
忘
言
,
岂
应
未
了
黄
庭
篇
。
写景
山水
古树
溪流
写景中的抒情
读书的乐趣
赏析
这首明代朱同的《题画》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画卷。首句“老虬参天势欲动”,形象地刻画出一棵苍劲的老松树,仿佛有生命般欲破天而上,展现出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动态感。接着,“古树错立交隆嵷”描绘了众多树木错落有致,山势起伏,形成壮丽的自然景观。“清溪雨过生碧云”描绘了雨后清溪的清新景象,水面上泛起层层碧波,如云般轻盈。远处的山岚透过树林,映照在屋檐之上,显得格外幽深。“隔岸岚光入檐重”进一步渲染了空间的深远与层次感。小亭依水而建,水面微波荡漾,亭子倒映其中,显得宁静而雅致。“怪石翠湿苔藓妍”则细腻描绘了石头上的青苔在雨水滋润下显得更加鲜嫩,增添了画面的生机。诗人在此“倚栏读书两忘言”,沉浸在书的世界中,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最后,“岂应未了黄庭篇”暗示诗人正在研读黄庭经一类的道家经典,表达了对道家思想的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感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水画的意境与诗人的内心世界巧妙融合,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华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朱同
215首
又号紫阳山樵。朱升子。洪武中举明经,官至礼部侍郎。有文武才,工图绘,时称三绝。坐事死。著有《覆瓿集》
猜您喜欢
孝感道中
清·杨彝珍
云拥春潮势,天悬晚雨声。孤烟浮市远,落照傍山明。树影围残垒,溪流绕故城。时平无战伐,日暮尚心惊。
壬子春同方虎轻过桃岭次韵
明·李胜原
系马山前崄欲攀,山深忽听水潺湲。烟霞掩映层峦外,楼阁参差古树间。仙境已知尘世隔,俗人不到洞门閒。我来驻屐仍留句,惊起潜龙涌出关。
春日湖上(其二)
明·黄廷用
薄游金堰曲,迤逦玉湖西。古树侵鱼藻,春苗带马蹄。寻源采药去,扫石对花题。云影窥毫彩,歌声鸟韵齐。
和林缉熙访六一公于西阳宫宫有泷冈阡表(其二)
明·罗伦
西倾一极论今雨,颍上方归思欲离。古树碧圆山欲断,小窗虚白月先知。沧江已老三秋鬓,太古风清万国秕。暮雨无言翁仲泣,淡烟芳草对残狮。
题张师夔树石
清·爱新觉罗·弘历
古树棱棱诡石边,芳华想像阅韶年。玉蓑栎里今何在,写照依然识两仙。
济渎祠留题三首(其一)
元·周伯琦
覃怀西上溯清源,叠嶂长冈缭翠垣。膏沃连阡环乐土,渊泠一勺泻高原。卢仝井在寒芜合,裴相庭空古树繁。闻说天坛多异迹,昼鸣笙磬夜啼猿。
雨后溪上望月
清末近现代初·陈肇兴
骤雨洗山容,清风送林樾。忽随流水声,溪上望明月。四顾寂无人,长歌采薇蕨。
宿鼓山寺
清·陈文炳
香刹凭游览,寻幽夜未归。松阴枝拂盖,谷转石当扉。卷幔天河入,开窗月露微。梵音迎漏彻,旅梦觉酲违。古树生秋色,层岚吐夜菲。浑疑天路近,科坐白云衣。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