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婿
田园
忧民
民间风俗
爱情
母爱
悲凉情绪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周馥的《闵农(其五)》描绘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困苦。诗中通过“种田莫种黄泥沟,嫁女莫嫁莲花洲”这两句,形象地表达了对黄泥沟和莲花洲这类低洼、易涝地区的警示,暗示了农民生活的艰难。接下来的诗句详细描述了这些地方的生活状态:“沟田年年发秋水,洲家顿顿餐穄子”,展现了田地常遭水患,生活以粗粮为主的情景。诗人强调“结姻仍是旧姻家,但求佳婿足桑麻”,希望婚姻能带来稳定的经济来源,如养蚕种麻。然而,农民的生活依然辛苦:“朝出负薪暮汲水,日助锄苗夜纺纱”,每天辛勤劳动却难以温饱。“柳林霜重争收叶,菜圃天乾独灌瓜”描绘了在恶劣天气下仍需坚持劳作的场景。诗人感叹:“渠侬不劳乏生路,但解治生劳不苦”,他们虽勤劳,却仍难逃贫困。最后两句“祇恐青黄不接时,嫁衣典尽饥难度”,预示着歉收时可能面临的困境,连嫁衣都可能被典当换粮。诗人表达出对农民免于饥寒的深深期盼:“幸免饥寒愿即伸,终身荆布敢辞贫”,即使生活简朴,也愿意接受贫穷。然而,“茫茫天道那堪问,此辈偏多孤寡人”,揭示了社会不公,这样的农民往往成为孤寡之流,令人同情。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深刻揭示了清代农村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关怀。

周馥

14首
初从李鸿章司文牍,累保道员。任津海关道。中法战争时,奉鸿章命赴海口编民船立团防。李督畿辅,从赞画立海军,办理轮电路矿及海陆军学校诸事。擢按察使、署布政使。中日战时,任前敌营务处。战后,授四川布政使。辛丑议和,随鸿章入都,为直隶布政使。鸿章死,署直督,旋擢山东巡抚。擢署两江总督,移督两广。光绪三十三年,告归。家居十四年而卒。溥仪为谥悫慎

猜您喜欢

后醉中放歌五章(其二)
明·胡应麟
君不见阮嗣宗,竹林白眼天朦胧。君不见陶元亮,破帽东篱漉家酿。五斗何如归去来,长啸垆头兴逾王。谢公双屐嵇公琴,明哲胡为异霄壤。步兵臧否吾所师,柴桑三径嗟无资。当时一官不自保.....
寒食
清末近现代初·赵熙
健妇锄犁哭向天,惨闻乡保占民田。东风不待催寒食,米贵人家早禁烟。
题耕织图(其二)
明·李进
吴蚕作茧明于雪,苕霅之水清且冽。东邻西舍缲车鸣,银丝出盆光皎洁。官税已输私债还,美人晓织绿窗间。娇莺睍睆机声度,春笋参差玉指攀。织成素绢坚且致,先奉翁姑后夫婿。朔风吹木霜.....
贺新郎
宋·卢炳
绿遍芳郊木。早红褪香乾,堪叹韶华瞬目。薄倖东皇缘底事,得恁匆匆去速。正永日、初长晴淑。尤忆夜来成梦处,记分明、浑似瑶台宿。人语静,燕双逐。纱窗一炷沈烟馥。拚淋浪剧饮,高枕.....
苏幕遮
宋·净端
遇荒年,每常见。就中今年,洪水皆淹遍。父母分离无可恋。幸望豪民,救取庄家汉。最堪伤,何忍见。古寺禅林,翻作悲田院。日夜烧香频□□,祷告皇天,救护开方便。
官居杂咏四绝句(其四)
明·湛若水
舍北冬蔬新作畦,冬春之交生意迟。为嘱儿童须谨护,只愁鹅鸭践伤之。
禁烟日怀大兄
明·陈缉
留春无计愿春迟,花落空山有子规。翡翠栖香来杜若,牵牛引蔓上棠梨。文园多病犹为客,杜老应门亦有儿。田野寒烟不须楚,罢民无食已多时。
和茧雪和归田园居六首(其一)
明·谢元汴
出门无远近,落日见寒山。长吟苦涩诗,落落三十年。时亦荒唐酒,壁上吼龙渊。躬耕筋力缓,草宅墓南田。作客新丰市,小楼僦二间。渡口青枫落,征帆湍不前。徙何红泉侧,人外礼白烟。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