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祀
五
帝
歌
十
二
首
(
其
十
一
)
黑
帝
云
门
舞
北
辰
为
政
玄
坛
,
北
陆
之
祀
员
官
。
宿
设
玄
璜
浴
兰
,
坎
德
阴
风
御
寒
。
次
律
将
回
穷
纪
,
微
阳
欲
动
细
泉
。
管
犹
调
于
阴
竹
,
声
未
入
于
春
弦
。
待
归
馀
于
送
历
,
方
履
庆
于
斯
年
。
祭祀
冬天
典礼仪式
颂歌赞誉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古代祭祀场景的诗,充满了浓厚的神秘色彩和庄重气氛。从“北辰为政玄坛”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北极星这个宇宙中心的崇敬之情,这里被赋予了掌管天地万物运行的职责。而“北陆之祀员官”则是对祭祀场合法官员的描绘,显示出一种严肃和庄重的礼仪氛围。接着,“宿设玄璜浴兰”、“坎德阴风御寒”两句,通过对玉器、水泽和寒风的描述,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亲近自然的神圣感。诗人通过这几句字,传递出一种与宇宙和谐共处的情怀。“次律将回穷纪”、“微阳欲动细泉”则是对时间流转和季节更迭的一种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感悟。“管犹调于阴竹”、“声未入于春弦”两句,则通过乐器的弹奏与声音的传递,表达了一种期待和希望,这里的“春”字,更是暗示着新生与希望。最后,“待归馀于送历”、“方履庆于斯年”两句,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对过去岁月的回望以及对未来岁月的美好祝愿。这是一种时间的流转和个人的情感交织的结果。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宇宙秩序以及人类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庄严而又充满希望的世界。
庾信
323首
庾(yǔ)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他的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是著名文学家。庾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自幼随父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文学风格被称为“徐庾体”。累官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侯景之乱时,庾信逃往江陵。后奉命出使西魏,因梁为西魏所灭,遂留居北方,官至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北周代魏后,更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临清县子,世称其为“庾开府”。时陈朝与北周通好,流寓人士,并许归还故国,唯有庾信与王褒不得回南方。庾信在北方,一方面身居显贵,被尊为文坛宗师,受皇帝礼遇,与诸王结布衣之交,一方面又深切思念故国乡土,为自己身仕敌国而羞愧,因不得自由而怨愤。最终在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老死北方,年六十九,追赠原职,并加荆、淮二州刺史。有《庾子山集》传世,明人张溥辑有《庾开府集》。庾信是由南入北的最著名的诗人,他饱尝分裂时代特有的人生辛酸,却结出“穷南北之胜”的文学硕果。他的文学成就,昭示着南北文风融合的前景。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猜您喜欢
郊庙歌辞·梁郊祀乐章·庆顺
唐·赵光逢
圣皇戾止,天步舒迟。乾乾睿相,穆穆皇仪。进退必肃,陟降是祗。六变克协,万灵协随。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奉俎用《丰安》
宋·郊庙朝会歌辞
有牲在涤,从以骍牡。或肆或将,有洁其俎。神嗜饮食,飶飶芬芬。莫腆于诚,神其顾歆。
郊庙歌辞·让皇帝庙乐章·亚献终献
唐·李舒
秩礼有序,和音既同。九仪不忒,三揖将终。孝感藩后,相维辟公。四时之典,永永无穷。
正月四日受郊戒复陪庙享是日饮福受胙皆免
明·李东阳
晓听纶音出殿东,午陪亲祀入神宫。斋期已先庚三日,辇路遥清巽二风。礼异冠裳随地改,望高宗庙与天通。恭闻饮福新停觯,精意同归陟降中。
郊庙歌辞·德明兴圣庙乐章·兴圣酌献
唐·李舒
閟宫静谧,合乐周张。泰尊始献,百末重觞。震澹存诚,庶几迪尝。遥源之祚,天汉灵长。
孟冬时享太庙
清·爱新觉罗·弘历
元英才节届,烝祭以时将。太室卿云焕,五朝帝烈光。追思曷有极,一脉永流庆。制治惭成泰,书年幸告康。惕乾心久切,仪式志宁遑。忾僾相通处,惟祈我武扬。
恭祀永陵有述(其二)
明·李学一
丹诏脩时祀,词臣肃桂觞。仙坛秋日静,宝篆瑞辉扬。俎豆纷陈列,冠裳供祼将。梧山思帝舜,桐室忆成汤。恍惚神如在,凄其泪欲滂。更祈垂庇泽,宗社万年康。
岁暮祫祭太庙述事
清·爱新觉罗·弘历
璇玑临岁暮,太室祫冬烝。九庙萃神爽,一躬凛继绳。瞻羹惜彻馔,传火验悬灯。羃䍥祥花布,天恩倍敬承。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