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
琶
仙
·
为
唐
采
芝
赋
崔
九
堂
前
,
又
惊
见
、
旧
日
龟
年
幡
绰
。
天
上
歌
彻
霓
裳
,
宫
腰
正
纤
弱
。
曾
听
了
、
春
雷
殿
角
,
更
亲
把
、
定
场
弦
索
。
法
曲
凄
凉
,
家
山
舞
破
,
休
问
辽
鹤
。
奈
新
调
、
都
失
传
头
,
借
商
女
、
庭
花
自
斟
酌
。
弹
到
龙
香
拨
冷
,
几
江
南
花
落
。
嗟
玉
貌
、
伤
时
杜
老
,
剩
苦
饥
、
白
首
臣
朔
。
岂
为
丝
竹
中
年
,
动
余
哀
乐
。
怀古抒情
抒情
怀旧
感伤
情感表达
女性情思
赏析
这首《琵琶仙·为唐采芝赋》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周岸登所作,以琵琶音乐为引,寓言深远。开篇“崔九堂前,又惊见、旧日龟年幡绰”,描绘了在崔九堂前重逢旧时乐师的情景,唤起对往昔繁华的回忆。接着,“天上歌彻霓裳,宫腰正纤弱”赞美了乐师技艺高超,如同天籁之音。“春雷殿角”、“定场弦索”等词句,暗示了宫廷音乐的庄重与华丽,而“法曲凄凉,家山舞破”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世事变迁的感慨。“休问辽鹤”一句,寓意时光荏苒,人事如梦。下片转向琵琶新调的失落,“新调、都失传头”表达对传统艺术衰微的忧虑,“借商女、庭花自斟酌”则借商女自弹自饮,寓含了对当下境况的无奈。接下来,“弹到龙香拨冷,几江南花落”描绘了琵琶声中的落寞与哀婉,借江南花落象征岁月流逝。“嗟玉貌、伤时杜老”借用杜甫的典故,感叹美人迟暮,而“剩苦饥、白首臣朔”则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民生疾苦。最后,“岂为丝竹中年,动余哀乐”点明,音乐虽能触动人心,但更深层次的是世事的哀乐与人生的无常。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琵琶音乐为载体,融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于一体,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历史感怀和对传统文化的惋惜之情。
猜您喜欢
长安逢隐者
唐·于武陵
征车千里至,碾遍六街尘。向此有营地,忽逢无事人。昔时颜未改,浮世路多新。且脱衣沽酒,终南山欲春。
闲园即事寄暕公
唐·司空曙
欲就东林寄一身,尚怜儿女未成人。柴门客去残阳在,药圃虫喧秋雨频。近水方同梅市隐,曝衣多笑阮家贫。深山兰若何时到,羡与闲云作四邻。
芍药诗(其三)
宋·王禹偁
满院匀开似赤城,帝乡齐点上元灯。感伤纶阁多情客,珍重维扬好事僧。酌处酒杯深蘸甲,折来花朵细含棱。老郎为郡辜朝寄,除却吟诗百不能。
同朱老步郭外人家留饭西畴草堂(其一)
清·吴之振
西畴诗老话幽居,一笑扶筇兴未疏。村市经过残劫后,草堂重醉落镫初。定知鱼乐能千里,已办农忙共一锄。底用榜门坚谢客,霜寒谁肯问籧篨。
霜天晓角·忆旧
清末近现代初·许南英
已无生气,进退真狼狈。半壁东南已去,忍不住,牛山泪。汐社杜鹃拜,河山悲破碎。多谢安平渔父,荡双桨,来相济!
戏作呈赵通判胡教授张总干
宋·岳珂
人言春游无不好,一日宴客三日饱。翁言此语特未定,一日宴客三日病。人生所愿筋力强,问花访柳同壶觞。老夫岂无少年狂,胡为兀兀坐一床。忆昔少时事宾友,常有清尊湛东牖。稍长便不论.....
访客不遇
宋·陆游
风急斜吹帽,泥深乱溅衣。杜门常畏骂,访客却空归。老马举蹄懒,枯槐无叶飞。驰驱几时了,散发忆苔矶。
感遇十二首(其二)
唐·张九龄
永日徒离忧,临风怀蹇修。美人何处所,孤客空悠悠。青鸟跂不至,朱鳖谁云浮。夜分起踯躅,时逝曷淹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