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
遇
十
二
首
(
其
二
)
永
日
徒
离
忧
,
临
风
怀
蹇
修
。
美
人
何
处
所
,
孤
客
空
悠
悠
。
青
鸟
跂
不
至
,
朱
鳖
谁
云
浮
。
夜
分
起
踯
躅
,
时
逝
曷
淹
留
。
抒情
怀旧
思念
情感
记时
怀古
情感表达
感时
译文
整日徒然承受着离别的忧愁,迎着风儿怀念那忠诚的朋友。
心爱的人如今身在何方?孤独的旅人内心空荡又迷茫。
青鸟未曾飞来传递消息,红色的神龟谁说能浮游而至。
夜半起身徘徊难眠,时光流逝为何久久滞留不去。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美好事物无法触及和怀念之情的诗。诗人以一种淡远的笔法,描绘了一种超脱现实的美丽幻象,同时又带有一丝哀愁。"永日徒离忧"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作者在长久的日子里对美好事物无法触及的忧虑和悲伤。"临风怀蹇修"则具体化了这种情感,是在风中想象着那个美好而遥不可及的人或景。"美人何处所,孤客空悠悠"两句,更深入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这里的“美人”不仅可以理解为美丽的人,也可以是美好的理想或者境界。而“孤客”,则显然指代诗人自己,表达了一种漂泊感和寂寞感。"青鸟跃不至,朱鳖谁云浮"的两句,以鲜明的意象继续强化了这种无法触及的主题。青鸟和朱鳖在这里都是超脱现实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它们都未能到达,增添了一份神秘而又遥不可及的色彩。"夜分起踯躅,时逝曷淹留"最后两句,则是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易逝的感慨。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念,但那些美好都随着时间的脚步悄然消逝。整首诗通过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其无法触及的哀愁,以及对时间易逝的感慨,展现了一种超脱而又淡远的情怀。
张九龄
219首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诗人。一名博物,汉族。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猜您喜欢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
唐·王维
袅袅秋风动,凄凄烟雨繁。声连鳷鹊观,色暗凤凰原。细柳疏高阁,轻槐落洞门。九衢行欲断,万井寂无喧。忽有愁霖唱,更陈多露言。平原思令弟,康乐谢贤昆。逸兴方三接,衰颜强七奔。相.....
落梅风
元·马致远
天教富,莫太奢。无多时好天良夜。看钱奴硬将心似铁,空辜负锦堂风月。
十二时·偶忆
清·陈维崧
绵濛二月如酥雨,做出销魂天气。更独客、冷清清地。拚只向、红篝倚。灯灺香焦,天寒酒醒,往事难提起。想那日、元夜迷藏,禊日秋千,人在绿杨丝里。更当初、戟门嬉戏。一部烟花轶记。.....
同蒋心余彭芸楣游北兰寺
清·杨垕
无数征帆向马当,龙沙北去树苍苍。去年君亦他乡客,此日谁倾地主觞。野渡春风归鸟雀,寒山返照下牛羊。赞公去后风流尽,依旧閒云销竹房。
清明登先江安人陇有感(其一)
明·邹元标
艰危曾共尔,舍我竟仙游。云佩飘何处,鸾台黯不收。乾坤难寄恨,日月此堪愁。却忆鼓盆者,何心得自由。
为宋洛云寄林大合
明·林章
春江拾翠日徘徊,留枕曾怜子建才。不信多情归赋后,更无一梦此中来。
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
宋·严羽
日近觚棱,秋渐满、蓬莱双阙。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把酒送君天上去,琼琚玉佩鹓鸿列。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天下事,吾能说;今老矣,空凝绝。对西风慷慨,唾壶歌缺。不洒世.....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