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韵
书
怀
三
首
(
其
三
)
冥
搜
太
苦
绎
蛛
丝
,
得
意
酣
歌
向
暮
时
。
花
鸟
閒
情
惟
我
适
,
松
篁
雅
操
更
谁
知
。
名
虚
蝴
蝶
须
臾
梦
,
身
寄
蜉
蝣
浩
漫
期
。
事
变
古
今
堪
大
笑
,
悲
丝
何
必
泪
交
颐
。
写景抒情
咏物怀古
哲理
夏日
无题材分
记梦
哲理抒情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思考与独特的感悟。首联“冥搜太苦绎蛛丝,得意酣歌向暮时”,描绘了诗人深入思考的艰辛过程,如同在蛛网上寻找线索,而当有所得时,便在黄昏时分放声高歌,释放内心的喜悦。颔联“花鸟閒情惟我适,松篁雅操更谁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到见解,认为只有自己能体会到花鸟间的闲适之情,而松竹的高雅风度也只有少数人能理解。颈联“名虚蝴蝶须臾梦,身寄蜉蝣浩漫期”,运用了庄子“蝴蝶梦”的典故和《庄子·齐物论》中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思想,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世事虚幻的感慨。诗人将自己比作短暂如蝴蝶之梦的名声,以及寄生在蜉蝣般渺小生命中的自我,暗示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尾联“事变古今堪大笑,悲丝何必泪交颐”,则以一种超脱的态度看待历史与现实的变化,认为无论古今事变都值得一笑,不必因悲痛之事而泪流满面。这反映了诗人面对人生起伏和世事变迁时的豁达与乐观精神。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名利和世事的独特见解,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猜您喜欢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吾与吟(其六)
明·顾允成
亦对青山亦著书,廓然顺意莫猜疑。无端并入庄生梦,蝴蝶原来便是台。
吾与吟(其一)
明·顾允成
只对青山不著书,鸢飞鱼跃见天机。嗒然隐几吾忘我,梦觉人间是与非。
郑六亭先生同游法华寺
清·谢金銮
避炎无计作逃奔,日日邀人款寺门。世事竟须从佛化,古人幸得到今论。断虹残雨南湖院,粥鼓茶香梦蝶园。赖有郑虔歌当泣,灯前霁月上修垣。
归怀(其二)
明·全大震
竹边开牖复诛茅,夜夜蟠虬杂怒蛟。客到寒云围蜡烛,酒深明月照山肴。何人强欲驯龙性,有主还须识燕巢。容易陆沈惊岁晚,新诗加意作推敲。
和文太仆宗儒留别韵
明·沈周
人生一离合,中奈岁月迈。青春与白发,秖好增咤喟。君子务久要,迹旷心匪懈。请喻江中水,澹泊味长在。兹辰风雨横,来鹢钝莫快。童子认旧德,殷勤洁尘廨。雨亦通人情,收脚渐微洒。顾.....
题陈抟大睡图
明·周瑛
蚁斗狼争满世间,传闻牛耳属齐桓。洞门深锁华山月,黄屋不如茆屋安。
昔苏先生游庐山诗云平日怀真赏神游杳霭间如今不是梦真个有庐山辄继一首
宋·张耒
人生孰非梦,梦里见庐山。若了元无梦,何曾有往还。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