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游
仙
·
十
首
(
其
七
)
岂
有
青
藜
照
石
渠
,
谈
经
刘
向
竟
何
如
。
神
仙
不
喜
琅
嬛
字
,
错
写
天
官
玉
叶
书
。
读书
神仙传说
咏史
赞美词
神仙世界
赏析
这首诗名为《小游仙.十首(其七)》,作者是清代诗人翁同龢。诗中以“岂有青藜照石渠”起句,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深夜读书的画面,暗示了刘向在石渠阁苦读的情境,但诗人却疑惑这样的苦读是否真能有所收获,暗示对刘向学问成就的质疑。接下来,“谈经刘向竟何如”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刘向学术造诣的反思,意思是说即使刘向有深厚的经学功底,但在神仙眼中,那些深奥的学问可能并不被看重。“神仙不喜琅嬛字”,这里的“琅嬛”通常指藏书之处,暗示了神仙对于世俗学问的淡漠,他们可能更关注超越尘世的玄妙之理。最后,“错写天官玉叶书”一句,通过“错写”一词,寓言性地表达了诗人对追求世俗功名的讽刺,认为那些追求权位的人可能误入歧途,如同错误地书写了天宫的秘籍一般。整首诗通过刘向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学问价值的独特见解,以及对超脱世俗的理想追求。
猜您喜欢
读史偶成
清·边浴礼
西京人物易消磨,虚设贤良孝弟科。误尽宣元两朝事,鼠奸难去虱臣多。
方处士挽诗二首(其二)
宋末元初·戴表元
不比他人死,何诗可挽君。渊明元懒仕,东野别攻文。沧海诸公泪,青山处士坟。相看莫浪哭,私谥有前闻。
读于忠悯杨椒山两公行录不觉拍案
明·张家玉
前有于兮后有杨,须眉男子两堂堂。全忠自古难全孝,何况家亡与国亡。
途中八绝(其八)
明·张家玉
高风曾见几人称,纲纪先朝久已倾。独有南还陈太史,文章节义两留名。
隆中半榻图成感述(其六)
明·游朴
半榻山中閟白云,孤儿何处仰遗芬。蜀西几堕啼鹃泪,冀北空随市骏群。明志未能光往烈,鞠躬无术愧前闻。尘途扰扰成何事,日把生绡对落曛。
咏史·贾逵
宋末元初·陈普
经术何曾得暂行,汉家空有表章名。石渠但把雷霆压,焉用低帷凿壁生。
燕城读史(其一)
宋·罗公升
主父变服强公叔,魏武迁都违众臣。战国犹有知礼士,后世还同问俗人。
明史杂咏四卷三李文正东阳(其一)
清·严遂成
经济虽然倚介夫,二公归去势终孤。横流都作抽帆计,画寝空悬负扆图。此狱可生宜善解,斯文将坠要潜扶。保全国体知多少,识得丹心一片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