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
深
寺
深
幽
寂
寂
,
四
月
似
秋
天
。
夜
久
听
山
雨
,
晚
来
添
石
泉
。
断
岩
风
啸
木
,
疏
竹
鸟
栖
烟
。
钟
鼓
林
梢
动
,
空
堂
已
罢
禅
。
写景
山水
秋天的写景
雨天的写景
寺庙的写景
夜晚的写景
空灵的写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深邃的山寺景象。首句“寺深幽寂寂”,以“深”和“寂”两个字,传达出寺庙隐藏在山林之中,环境清幽的特点。四月本应是春意盎然之时,但诗人却感到“四月似秋天”,暗示了山寺的独特气候,可能是气候凉爽,或是诗人内心心境所致。接下来的两句“夜久听山雨,晚来添石泉”,进一步渲染了寂静的氛围。夜晚山雨声潺潺,增添了寺庙的宁静,而石泉的滴答声则像是自然的乐章,与山雨共鸣。诗人通过“断岩风啸木,疏竹鸟栖烟”,描绘了山间风吹过断崖,竹林稀疏,鸟儿栖息在轻烟笼罩的竹枝上的画面,动静结合,更显山寺的空灵。最后两句“钟鼓林梢动,空堂已罢禅”,以钟鼓声打破寂静,但并非热闹,而是来自林梢的微弱回荡,显示出僧人们修行生活的庄重与和谐。空荡的禅堂里,禅修已经结束,但那份禅意似乎依然弥漫在空气中。整体来看,陈宗远的《寺深》以其细腻的笔触,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空间,让人感受到寺庙生活的静谧与深远。
猜您喜欢
奉和过旧宅应制
隋末唐初·上官仪
石关清晚夏,璇舆御早秋。神麾飏珠雨,仙吹响飞流。沛水祥云泛,宛郊瑞气浮。大风迎汉筑,丛烟入舜球。翠梧临凤邸,滋兰带鹤舟。偃伯歌玄化,扈跸颂王游。遗簪谬昭奖,珥笔荷恩休。
白华园作(其九)
明末清初·屈大均
隔浦如烟雾,那知是月明。凄凉林木外,一叶亦心惊。
苦雨(其二)
明末清初·彭孙贻
泽国三秋候,神州一壑馀。积阴蒸岳渎,流润湿琴书。卧榻朝喧黾,高田夜拾鱼。何时洗兵马,买笠共樵渔。
自杨梅坞循九溪十八涧至理安寺
清·金志章
青松影里寻山寺,黄叶堆中踏涧泉。行过乱峰溪又转,一声疏磬到门前。
念奴娇(其二)题楼君菁苍峨眉山纪游,名黎然,浙江诸暨人
清末近现代初·李炳灵
峨眉揽胜,更殷勤寄我,一篇冰雪。忆否浮槎东海日,弥望沧溟空阔。萧寺敲诗,乱峰蜡屐,消尽热中热。学增阅历,山川自昔能说。此际故国成尘,故人如梦,鸿爪皆陈迹。夷甫诸公何处也,.....
江城杂咏七首(其三)
元·张仲深
十月风霜劲,长空雁正愁。不辞关塞远,故作稻粱谋。影落横塘北,声寒古渡头。羁人耿无寐,危枕在江楼。
赠宪府王公治水歌
明·区大相
黔漓奔腾灌牂牁,西倾万里扬洪波。寻常桂浦经过少,荡潏金沙似浊河。今年燕京四月风霾连朔漠,狐裘蒙茸雪花薄。诏书日恐时令乖,厥占大水飘城郭。经秋霪霖天欲漏,河伯望洋更东走。两.....
自龙隐岩泛舟至雉山
宋·章岘
晴溪几曲度澄湾,朝涉龙岩晚雉山。林叟野僧休笑我,平生所得是官闲。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