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抒情
春景写景
思乡之情
婉约怀旧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怀念之景。开篇“芳草连天暮”与“斜日明汀渚”交织出一片静谧而温暖的晚霞图景,给人以柔和的视觉享受。紧接着,“懊恨东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易逝的惆怅之情。春风轻拂,带走了春色的繁华,也带去了诗人的欢愉,留下的是“恍如春梦”的迷离与空灵。“匆匆又去”则是时间流转的无情写照,这一去不复返,让人生感慨。诗人自知“早知人、酒病更诗愁”,似乎在用酒浸愁,借诗寄托,却也只能是暂时的逃避和安慰。“镇轻随飞絮”中的“飞絮”形象,常用以比喻时间的轻盈而又难以捕捉。宝镜空留恨,筝雁浑无据,是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感慨,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门外当时”引出了往日的情景,而现在却是“薄情流水,如今何处”,诗人在追问着那些曾经美好的时光如今又在何方。这些都是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以及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无奈。最后,“正相思、望断碧山云,又莺啼晚雨”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也许是朋友,也许是爱人。碧山云隔绝了彼此,晚雨中的莺啼(一种鸟名)更增添了一份凄清和孤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猜您喜欢

鹊桥仙(其二)
宋·李之仪
宿云收尽,纤尘不警,万里银河低挂。清冥风露不胜寒,无计学、双鸾并驾。玉徽声断,宝钗香远,空赋红绫小砑。庾郎知有几多愁,怎奈向、月明今夜。
月窟吟
宋·邵雍
月窟与天根,中间来往频。所居皆绰绰,何往不伸伸。投足自有定,满怀都是春。若无诗与酒,又似太亏人。
蝶恋花·山东道中见吴门女史题壁诗,辞特凄惋,书后
清·周祖同
山上蘼芜山下路,飘泊如花,没个相逢处。小字银钩书缕缕,署名薄命吴门女。应向苏台台畔住,莫是蛾眉,又被秋娘妒。欲种相思千万树,天涯何处无飞絮。
兰陵王(其一)南湖同碧莲见寄,走笔次韵
宋·史达祖
汉江侧。月弄仙人佩色。含情久,摇曳楚衣,天水空濛染娇碧。文漪簟影织。凉骨时将粉饰。谁曾见,罗袜去时,点点波间冷云积。相思旧飞鹢。谩想像风裳,追恨瑶席。涉江几度和愁摘。记雪.....
丙子二月二十七日自真州赴杭省祖墓
清·戴亨
辽海归无日,西泠旧有坟。青年频入梦,白首但空闻。帆挂长江月,心依故国云。裹粮酬夙愿,春景正氤氲。
水调歌头(其五)
宋·杨炎正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