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
都
杂
咏
用
黎
惟
敬
韵
(
其
三
)
南
服
开
佳
丽
,
皇
灵
靖
八
蛮
。
梵
轮
藏
舍
利
,
芝
观
长
琅
玕
。
海
岳
黄
中
迥
,
风
霜
白
下
寒
。
祥
光
连
北
极
,
长
得
倚
楼
看
。
写景
山水
咏物
祥光
南服
指地方
抒情
赞美
四季
秋天
寒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方地区繁华美丽的景象,以及皇权对周边地区的稳定与控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梵轮”、“舍利”、“芝观”、“琅玕”等佛教元素,以及“海岳”、“风霜”等自然景观,展现了作者对留都(南京)的赞美之情。首句“南服开佳丽”,直接点明了南方地区展现出的美丽景色,暗示了这片土地的富饶与繁荣。“皇灵靖八蛮”,则表达了皇权的威严与稳定,能够平定四方的动荡,确保国家的安宁。接下来,“梵轮藏舍利,芝观长琅玕”两句,通过佛教的象征物——“梵轮”和“舍利”,以及“芝观”和“琅玕”(可能指竹子或宝石),进一步渲染了南方地区的神秘与富丽堂皇。“海岳黄中迥,风霜白下寒”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南方的广阔与北方的寒冷进行对比,突出了南方的独特魅力。最后,“祥光连北极,长得倚楼看”两句,以“祥光”连接北极,象征着吉祥与希望,表达了诗人对留都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南方地区自然风光、文化特色及政治稳定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留都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国家统一与和平的期待。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