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山水田园
写人抒情
秋景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亿的作品,名为《寄灵仙观舒职方学士》。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绿发郎潜不计年,却寻丹灶味灵篇。”这两句表明诗人希望像仙人一样长生不老,潜心修炼,不再计较世俗的岁月,同时寻找仙药,研究仙法,以求得长生之道。“华阴学雾还成市,彭泽横琴岂要弦。”这里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场景,诗人希望像华山之云一样自由自在,而彭泽则是古代隐逸之地,横琴而坐,不用琴弦,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达观忘机的心境。“晓案祇应餐沆瀣,夜滩谁见弄潺湲。”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清晨与夜晚自然之美的享受,沆瀣和潺湲都是溪流声响,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清晨品味食物,在夜晚欣赏水声的景象。“须知吏隐金门客,待乞刀圭作地仙。”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隐居起来,如同金门之内的贵客一般,而不是世俗中的官吏。同时,他期待着像地仙一样拥有超凡的能力和自由。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追求,以及对长生不老、超脱尘世的向往。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古代文人对于清净自守、高尚脱俗的理想状态的表达。

杨亿

506首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今存《武夷新集》、《浦城遗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萃要》、《杨文公谈苑》15卷“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猜您喜欢

闲园即事寄暕公
唐·司空曙
欲就东林寄一身,尚怜儿女未成人。柴门客去残阳在,药圃虫喧秋雨频。近水方同梅市隐,曝衣多笑阮家贫。深山兰若何时到,羡与闲云作四邻。
为陈叔原题渔樵图
元末明初·蓝智
武夷老人年七十,昼业渔樵妻夜织。有儿长大不读书,采山钓濑供衣食。此翁自是神仙徒,床头酒香不用沽。生逢太平少征敛,虽有生产无官租。昨朝自携书一束,过我衡门看秋菊。新图苍莽烟.....
洞仙歌·题横山草堂图
清·关锳
茅堂十笏,在晚山深处。门外萧萧水杨树。界琅玕多少、一半云栖,留一半、人与燕儿同住。侬家溪上屋,帘榭中间,也有青山乱无数。溪水半通桥,著个蜻蜓,还容得、竹床茶具。只可惜、秋.....
千峰榭
宋·吕希纯
古郡千山里,高台六月凉。开轩背城市,伏槛即林塘。白佛当平远,乌龙插昊苍。水风生枕簟,岚翠扑衣裳。欲雨高峰暗,新晴瀑布长。稻塍分锦绣,松岭奏笙簧。自昔多贤守,于今载雅章。承.....
幽思六首(其六)
元·郝经
景晏念虑歇,支颐坐看山。起来复何为,结佩纫幽兰。万事从悠悠,不愧俯仰间。举杯谢尘世,月落梅花残。深江总风波,天淡孤鸟閒。气数当闭塞,我亦方闭关。
菩萨蛮
清·孙云鹤
迢迢不断天涯路。今宵又向芦汀住。梦断酒初醒。雁声疑橹声。满蓬霜似水。渺渺情千里。残月在孤舟。故人何处楼。
和恒斋舅答程太守见贻韵
明·沈定王
高怀少尘鞅,贳酒讯山居。闲幕虫丝下,秋盘鲑菜余。雨寒新菊吐,霜晚故林疏。满架多缃帙,清谈任卷舒。
刘閤舍迁居山中
宋·董嗣杲
玉粒荣途税驾难,遁栖山屋乐颜箪。写梅当画同谁赏,采菊成粮独自餐。五字诗成消兴晚,半缶酒熟抵秋寒。太空月色清如洗,多向疏林缺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