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
后
答
和
于
鳞
旧
贻
四
首
(
其
四
)
何
限
乾
坤
事
,
归
来
汝
自
酬
。
振
衣
沧
海
月
,
摇
笔
岱
云
秋
。
一
字
堪
金
石
,
孤
城
各
斗
牛
。
报
书
知
健
在
,
不
必
泪
潜
流
。
写景抒情
励志
友情
秋节
山水
怀古
赞美
城市
报友之情
秋天写景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难后答和于鳞旧贻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人以深沉而内敛的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情的坚守。首句“何限乾坤事”展现了诗人对世间沧桑的感叹,暗示了经历艰难困苦后的豁达与宽广胸怀。次句“归来汝自酬”则传递出一种自我激励和坚韧不屈的精神,表明诗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去面对和解决生活中的挑战。“振衣沧海月”描绘了一幅独自在海上披风振衣,沐浴着皎洁月光的画面,寓言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高洁。而“摇笔岱云秋”则借景抒情,以泰山之秋云为背景,挥毫泼墨,寓意着他在困境中仍保持文人墨客的才情与志向。“一字堪金石”赞美了文字的力量,即使在艰难时刻,一个字也能坚如金石,表达出诗人的信念和对友情的珍视。接下来,“孤城各斗牛”运用象征手法,将自己比作孤城中的斗牛,坚韧不屈,独自对抗命运的挑战。最后两句“报书知健在,不必泪潜流”传达出诗人对友人的宽慰,告诉他收到信件得知他还健在,就不必暗自垂泪,流露出深厚的友情和对彼此处境的理解。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展示了诗人坚韧不拔的人格魅力和对友情的执着。
王世贞
7088首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猜您喜欢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徐光岳至(其二)
明·庄昶
江门千古地,来往有南川。夫我何为者,相过亦此贤。水花无别趣,庭草有真传。活水亭前月,能留共老年。
喜杜荀鹤及第
唐·李昭象
深岩贫复病,榜到见君名。贫病浑如失,山川顿觉清。一春新酒兴,四海旧诗声。日使能吟者,西来步步轻。
奉同温宫谕移疾寺居之作
明·严嵩
九衢车马暗尘氛,仙客西堂卧白云。静爱市朝堪吏隐,胜将泉石与僧分。澄心夜对莲花水,秘曲朝披贝叶文。独有可人期不至,素琴萝径立斜曛。
题韩伯时剪韭轩(其一)
元末明初·钱宰
西园春韭与阶平,留客西轩夜不扃。旧雨别来今雨至,早畦摘尽晚畦青。每怀海内皆兄弟,相对花前几醉醒。我亦爱君乔木好,嘤嘤黄鸟把杯听。
与马子师山夜酌月岩楼联句奉相教和亦见野人近况也(其二)
明·朱浙
城山云接塔山云,云外相逢每是君。尧舜巢由吾道尔,江湖廊庙古时分。山深丹树伤秋早,岁晚黄花结赠殷。爱汝风流能谢朓,高楼幽思入清芬。
明山楼即事
宋·吴惟信
城高楼又阔,不与别楼同。对此山千叠,陶然圣一中。秋声争起树,野色半沉空。后有登临约,留题愧未工。
云阳驿陪崔使君邵道士夜宴
唐·张子容
一尉东南远,谁知此夜欢。诸侯倾皂盖,仙客整黄冠。染翰灯花满,飞觞云气寒。欣承国士遇,更借美人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