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怀古送别
地点
情感表达
春天景象
夜晚情景

译文

常常在夜晚借着月光举杯畅饮,每次创作诗歌都寄托着春风般的思绪。
在襄阳的欢乐往事已全部消逝,岘山的烟花倒映空中仿佛倾泻而下。
还似怀疑那是海底鲛人的泪水,滴在我的衣裳上几乎要掉落。
春天的明门外是通往襄阳的道路,夕阳和秋风中伴我踏上归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和悲凉的情感。开头两句“长把酒杯凭夜月,每将诗思泥春风”表达了诗人在明月之下举杯独酌,以诗思寄托春日的愁绪。这不仅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逝去岁月无奈的心境写照。第三句“襄阳乐事经过尽,岘首烟花倒泻空”则透露出一种历史沧桑、繁华落尽的情怀。襄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的“乐事”指的应是往日的繁盛景象,但如今却已成过眼云烟,岘首(即襄阳城头)的烟花似乎也随风飘散,一切皆归于空无。接下来的两句“犹疑波底鲛人泪,滴在衣裳半欲零”则是对历史上悲剧人物的同情和联想。鲛人即古代传说中能泣出珍珠的神秘生物,这里的“鲛人泪”象征着深沉的悲哀,而这泪水似乎已经渗透到诗人的衣物之中,表现了诗人对历史悲剧的深切感受。最后两句“春明门外襄阳路,落日秋风送客归”,则是对逝去岁月和失落美好的无尽留恋。春明门是古代襄阳城的一座城门,这里描绘了诗人在城门之外,望着通往襄阳的道路,感受着夕阳和秋风中的淡淡哀愁。整首诗通过对襄阳历史的回忆,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种复杂的情绪交织:既有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历史悲剧的沉痛感受,同时又不免带有一丝淡淡的离愁。这正是唐代诗人陈标在长安之后的流放生活中所产生的深刻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