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
线
写花
秋节
婉约
咏物
落花
山水
情感
闺怨
离别
悼亡

赏析

这首《凄凉犯·木芙蓉》描绘了一幅秋日江边的凄美景象。开篇“秋江水浅红蕖落”,以“红蕖”(荷花)的凋零象征着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消逝,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寒英又遍江岸”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寒冷与孤寂,花朵在寒风中飘落,仿佛是自然界的一场无声的告别。“画船歌歇,西风渐紧,绮罗重换。”描绘了船只停泊,歌声消散,西风渐起,人们换上冬衣的场景,暗示着季节的转换和生活的变迁。而“鸳鸯拆散,但留得、寥天一雁”则通过鸳鸯的分离和孤独的大雁,表达了爱情的失落与孤独感。“带衰杨、萧疏几线,杳杳斜阳晚。”描绘了衰败的杨树在夕阳下显得更加萧瑟,夕阳的余晖给画面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忧伤。接下来,“那更新霜溅,渡萧辰、恁般清怨”则通过霜冻和清晨的寒冷,进一步强化了凄凉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奈。最后,“溪花落尽,剩娉婷、尚疑人面。待插银瓶,怕憔悴、愁颜莫展。更伊谁、无情酒盏向汝劝。”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以及面对孤独和愁苦时的无力感。通过“酒盏”的意象,暗示了试图借酒浇愁的无奈,却最终发现无法逃避内心的痛苦。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秋天特有的凄凉与哀愁,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短暂和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车过武胜关雪中购得兰数本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车行楚豫交,蜿蜒入山腹。矫首望雄关,势绝天地蹙。一脊界江河,向背异寒燠。雪峰袭云衣,漠漠烟生玉。涛凝叠嶂松,翠压一涧竹。峥嵘幻冰花,僵踣慨众木。野人市修兰,仓卒得一束。坚.....
多丽·七夕游莲荡作
宋·葛立方
破波光如镜,三翼轻舟。对雨馀、重岩叠嶂,何妨影堕清流。望芙蕖、渺然如海,张云锦、掩映汀洲。出水奇姿,凌波艳态,眼看□叶弄新秋。恍疑是、金沙池内,玉井认峰头。花深处,田田叶.....
酬朱孔年惠菊(其二)
明·林俊
柴桑归爱一身轻,中路黄花到眼明。不见芙蓉见秋水,最难摹索是风情。
拟古赠友人别
明·刘崧
上山采兰苕,下山采杜蘅。采之何所为,将以遗远行。君行日以远,欢会日以浅。乡心一千里,日逐车轮转。石林夏气清,憩马到江干。杂佩粲琼玖,长祛峨弁冠。驱驰道旁子,赪颜触烦热。永.....
孤鸾
明·林章
为谁抛撇,似海燕初分,林莺乍别。回首天涯,满目云山愁绝。东风不怜春色,把一枝、杨花吹折。直恁粘烟带雨,更盈盈似雪。奈梦儿、相隔恨难说。想昨夜孤衾,今朝双颊。比这青衫上,有.....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
唐·杜甫
北池云水阔,华馆辟秋风。独鹤元依渚,衰荷且映空。采菱寒刺上,蹋藕野泥中。素楫分曹往,金盘小径通。萋萋露草碧,片片晚旗红。杯酒沾津吏,衣裳与钓翁。异方初艳菊,故里亦高桐。摇.....
如梦令(其二)
宋·赵长卿
别恨眉尖无数。后夜王孙何处。歌馆与妆楼,目断行云凝伫。凝伫。凝伫。忆泪千行红雨。
玲珑四犯·咏墨纱灯
清·李符
谁擘珊瑚,嵌几幅蝉纱,向玳梁挂。淡墨轻匀,笼住烛花红射。黯黯片镜无光,偏照出、粉妆姚冶。似朦胧、蟾彩凝烟,真有药娥飞下。更看面面花枝好,讶双蕖、乱开春夜。依稀四角悬针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