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蕉
坑
枫
叶
乾
馀
尚
小
红
,
苕
花
飞
尽
不
留
茸
。
经
旬
欲
雪
还
无
雪
,
只
作
清
寒
恼
杀
侬
。
写景
秋天的写景
写花
苕花
写雪
情感
忧思
寒冷的天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季节的图景,通过对枫叶、苕花和天气变化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自然界中生命力度过严寒的感慨。"枫叶乾馀尚小红"一句,表明枫树的叶子已经干枯,但仍保留着一些小巧的红色,显示出秋天的最后痕迹。"苕花飞尽不留茸"则写出了苕花随风飘散,一去无踪,没有留下任何残余,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界中生命周期的结束。接下来两句"经旬欲雪还无雪, 只作清寒恼杀侬"表达了诗人对天气变化的观察。"经旬"指的是时间已经过去很久,而"欲雪还无雪"则表现出天气虽然应该到了下雪的季节,但依然没有雪花降临。这两句传递出了秋末转入冬初时节的寂寞和诗人对寒冷天气到来的期待。最后一句"只作清寒恼杀侬"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寒冷与不适的情感,"恼杀"二字用来形容这种感觉几乎要把人凄厉至死。整体而言,这句话通过对严寒的描写,传递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季节更替的无奈。总的来说,此诗通过细腻的自然观察和生动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生命消逝以及与自然界共鸣的心境。
杨万里
4294首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渔洋探梅归自东西横塘作
明末清初·屈大均
山寒寻未得,一树忽临溪。光透松间雪,香生石上泥。莺声留客久,鹭影逐人低。随意穿桥去,横塘东复西。
陈公哲梅花百咏(其二)
宋末元初·戴表元
雪后西湖空碧波,酒徒消散也无多。白头醒眼春风里,奈此梅花百咏何。
玉楼春·白芍药
明·高濂
雕阑堆叠瑶池雪。荡日依云擅奇绝。胭脂一点斗春心,故傍月华轻漏泄。珠明水白枝头洁。香散荃芜风里爇。佛前擎出玉盘盂,醉看未许轻攀折。
雪晓
元末明初·蓝智
老树依茅屋,寒山对县门。愁云连五岭,积雪在孤村。灯影鸣鸡乱,林光宿鹤翻。关河一万里,岁晏复何言。
雪后梅花盛开折置灯下
宋·曾几
满城桃李望东君,破腊江梅未上春。窗几数枝逾静好,园林一雪倍清新。已无妙语形容汝,不用幽香触拨人。迨此暇时当举酒,明朝风雨恐伤神。
青玉案·题灞桥风雪图
清·陈步墀
年年风雪长安道。正开遍、梅花早。人有蹇驴连破帽。一冬游兴,满胸吟草。得得寻春好。鸡声茅店天垂晓。滑滑霜桥长未了。对影添来山月峭。寒林香动,小村流绕。都是新诗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