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
桐
园
七
月
交
秋
未
变
秋
,
轻
轻
一
叶
下
枝
头
。
君
王
不
在
当
时
悟
,
直
到
凋
残
后
始
愁
。
秋天写景
咏物言志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王宾的《梧桐园》描绘了初秋时节梧桐叶落的景象。"七月交秋未变秋",点出虽已进入秋季的交接之时,但气候并未明显转凉,暗示着秋天的渐入。"轻轻一叶下枝头",通过"轻轻"二字,描绘了梧桐叶飘落的轻盈与宁静,展现了自然的微妙变化。后两句"君王不在当时悟,直到凋残后始愁",则借梧桐叶的凋零寓言人事变迁。诗人以梧桐叶的凋零象征王朝的衰败或个人命运的无常,暗示君王在繁华盛世未能察觉季节更替和世事易逝,直到看到凋残景象才深感忧愁。这表达了对历史兴衰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整体上,这首诗以景寓情,寓言性强,富有哲理。
猜您喜欢
秋夜偶成六首(其六)
元末明初·王冕
潇潇寒雨满江楼,底事无端生百忧。铁砚磨穿灯火夜,貂裘敝尽风霜秋。五更空自听鸡舞,四海有谁持犗钩。可羡当时张许辈,蒲萄宫里烂羊头。
柬詹丈
明末清初·屈大均
炎方秋未凉,萧爽喜禅房。僧作琴高弟,花为客故乡。无生非老病,有道在清狂。为作皋鱼操,凄然风木伤。
秋热(其一)
宋·方岳
衰老不耐暑,喜甚秋咫尺。秋来几何时,炮煮乃尔剧。老夫大失望,亦自愧两屐。青山吾故人,可想不可觌。农家请言田,使我舌屡唶。六月潴为泥,七月稿为腊。十无一二存,政苦蝗狼藉。吾.....
登太虚楼鼓琴
明·卢象升
潇湘逸响水云流,雁阵惊回明月楼。偶然登眺呜幽兴,翻为丝桐搅别愁。良夜有情应不寐,征途无主为谁留。何年得遂初衣赋,归卧深山鹿豕游。
秋日谈长益方尔止见访同家弟昆白赋答
清·梅磊
粳稻朝初获,荷花晚更香。萤飞将草乱,牛饭就松凉。斯世多充隐,吾徒或醒狂。秋林携小谢,吟咏可相当。
荅人见寄(其一)
明·郭奎
五色新衣照日鲜,平生湖海气飘然。茅容孝养如今日,苏武生还忆去年。秋水芙蓉花共洁,岁寒松柏操弥坚。巴人拟和阳春曲,昨夜援琴理七弦。
初秋次李古砚韵
明·区越
世味投闲自解颐,橘林瓜圃信吾之。诗来古砚经频涤,雨歇荷衣及早披。岂为习池多逸兴,亦知莲社有幽期。新蝉未觉繁双耳,喜信凉飙步履迟。
湘中
明末清初·屈大均
湘中闻欸乃,泣舜有馀声。斑竹萧萧暮,风吹无限情。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