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
寒
十
咏
·
忆
秦
娥
(
其
九
)
踏
雪
山
光
白
。
山
光
白
衬
天
光
黑
。
天
光
黑
。
沉
沉
远
水
,
玻
璃
冻
墨
。
羔
裘
粘
满
花
魂
魄
。
芒
鞋
印
满
人
踪
迹
。
人
踪
迹
。
高
低
路
径
,
杖
藜
须
策
。
写景
山水
冬景
大雪
踏雪
分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山景图,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静谧而冷寂的氛围。"山光白"和"天光黑"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冬季山水的素净与天空的深邃。"沉沉远水,玻璃冻墨"运用比喻,形容水面如冰冻的墨色,形象地描绘出冬日湖面的凝重与寂静。诗人进一步通过"羔裘粘满花魂魄",暗示了冬日花朵虽凋零,但其精神犹在,暗含对逝去美好的怀念。"芒鞋印满人踪迹"则描绘了行人的足迹,虽然稀疏,却显示出生命的痕迹和坚韧。最后两句"高低路径,杖藜须策",写出行者在崎岖小路上持杖而行,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寓含了人生的坎坷与探索。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借冬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感慨,展现了清代文人的情感世界。
猜您喜欢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詶僧
唐·吴融
玉堂全不限常朝,卧待重城宿雾销。翻忆故山深雪里,满炉枯柏带烟烧。
山斋诗
南北朝·徐陵
桃源惊往客,鹤峤断来宾。复有风云处,萧条无俗人。山寒微有雪,石路本无尘。竹径蒙笼巧,茅斋结构新。烧香披道记,悬镜厌山神。砌水何年溜,檐桐几度春。云霞一已绝,宁辨汉将秦。
夷则商国香慢·赋子固凌波图
宋·周密
玉润金明。记曲屏小几,剪叶移根。经年汜人重见,瘦影娉婷。雨带风襟零乱,步云冷、鹅管吹春。相逢旧京洛,素靥尘缁,仙掌霜凝。国香流落恨,正冰铺翠薄,谁念遗簪。水天空远,应念矾.....
题百丈辉长老所藏李仲宾之孙岁寒图
元·揭傒斯
豫章西南百丈峰,下有大竹多长松。巢云贮雾翻飞淙,缘崖绕涧迷春冬。马驹踏人有龙象,东阳老辉在百丈。西江泻入半瓯茶,卧竹眠松九天上。蓟丘丈人子又孙,笔入造化春无痕。清风潇潇上.....
寄题竹坡
宋·许棐
郭外移来费俸金,几年抬举玉成林。更无馀地栽闲树,尽有高枝著卧禽。寒影似传东野貌,清声如写伯夷心。呼童少杀青瑶简,染月濡云寄我吟。
德兴山中(其三)
明·郭奎
树头飞翠湿空濛,茅屋鸡鸣雪涧东。好借吴兴唐棣笔,画图传我是仙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