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
陆
书
隐
范
君
平
和
伯
长
客
中
端
午
韵
诗
怀
自
许
吞
江
水
,
酒
面
犹
堪
晕
夕
阳
。
共
欲
奔
驰
成
底
事
,
各
相
慰
藉
是
他
乡
。
沧
浪
意
远
蘋
花
老
,
菰
黍
清
香
楚
客
狂
。
且
向
危
楼
拚
一
醉
,
竹
床
不
记
卧
三
湘
。
节日
怀乡
写景抒情
端午节
酒
宴饮
朋友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异乡共度端午节的情景,充满了浓郁的情感与深沉的哲思。首句“诗怀自许吞江水”,以吞江水的豪情自比,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忱与渴望。接着,“酒面犹堪晕夕阳”则通过饮酒观夕阳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借酒抒怀、寄情于自然的洒脱与超然。“共欲奔驰成底事,各相慰藉是他乡”两句,道出了诗人与友人虽身处异乡,却因共同的理想与追求而相互鼓励、相互慰藉的心境。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他们在异乡的孤独中找到了温暖与力量。“沧浪意远蘋花老,菰黍清香楚客狂”描绘了一幅古老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通过“沧浪”、“蘋花”、“菰黍”等意象,不仅展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也寓意着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如同古老的河流,流淌不息,即使岁月更迭,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韵味与香气。最后,“且向危楼拚一醉,竹床不记卧三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决定在高楼上尽情畅饮,暂时忘却生活的烦恼与忧愁,享受此刻的欢聚时光。即使未来回到各自的生活,也不忘今日的欢笑与回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元代文人的风骨与情怀。
周巽
286首
尝参预平定道、贺二县瑶人起事,授永明簿。有《性情集》
猜您喜欢
三月三日陪郡守宴严亭(其一)
宋·李光
旌旆悠悠照暮春,兰亭修禊在斯晨。不须县尹前驱去,自有随车雨洗尘。
端午日小酌
明·王世贞
榴花乳燕各争新,角黍蒲觞次第陈。荐罢三闾还自笑,此生难作独醒人。
宫词(其四十一)
宋·周彦质
端午茸花簇彩鸾,高标宝鉴缕金鞶。不宜夏景销酥腕,似觉新来百索宽。
端午丰宅之提举送酒
宋·戴复古
海榴花上雨萧萧,自切菖蒲泛浊醪。今日独醒无用处,为公痛饮读离骚。
清明后十日陈古华农部招同秦小岘舍人邵荻香徐郎斋两孝廉小饮肄书次小岘韵(其一)
清·王芑孙
无多觞政客须遵,烟禁才逾十日新。绵雨勒成寒食景,好风吹聚故乡人。酒如不饮孤良会,花但闻名逗远春。已是匆匆三月尽,未宜愁过浴蚕辰。
五日晨兴说既济彖殊惬因成古调
宋·钱时
端平元年初复古,欢喜群生脱危阻。蚕香麦熟喧里闾,蒲糁艾花照樽俎。我本宜俗俗不宜,未学痴儿□蝇虎。朝来一撤既济户,此时欣然对端午。
杏花天·豫章重午
宋·侯寘
宝钗整鬓双鸾斗。睡未醒、熏风襟袖。彩丝皓腕宜清昼。更艾虎、衫儿新就。玉杯共饮菖蒲酒。愿耐夏、宜春厮守。榴花故意红添皱。映得人来越瘦。
九日(其一)
清·梅云程
茱萸手把自殷勤,珍重遥缄奉老亲。薄禄虚惭三釜养,清风不厌一囊贫。梦随故国云山远,感逐天涯节序新。料得高堂酣宴后,也应扶杖望羁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