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秋天写景
咏物抒情
赞美自然
佳节思念
竹子赞颂
怀旧记梦

赏析

此诗《次韵奉答守庵叔父》由明代诗人罗钦顺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友情、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首句“清酒嘉禾别”,以“清酒”开篇,寓意着高洁的情谊,与“嘉禾”相映,象征着美好而珍贵的友谊。接着,“黄花两度秋”描绘了两次秋天的景象,以“黄花”比喻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更迭,暗示着时间的推移与情感的沉淀。“喜闻心转逸,羞与俗同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面对外界的诱惑与世俗的纷扰,他选择保持内心的宁静与高洁,拒绝随波逐流,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步稳风生袂,诗成月满楼。”描绘了诗人漫步时的场景,微风拂过衣袖,仿佛连空气都充满了诗意。而当诗作完成,月光洒满楼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艺术氛围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创作时的心境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最后,“竹林无限好,强半梦中游。”以竹林为背景,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隐喻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自由。在梦中游历竹林,既是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是对精神世界的一种探索与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高洁品质和超脱世俗精神的追求。

猜您喜欢

唐·陆龟蒙
枕映疏容晚向欹,秋烟脉脉雨微微。逆风障燕寻常事,不学人前当妓衣。
题韦深道寄傲轩
宋·李之仪
南窗何似北窗凉,寄傲来风各有方。千古光辉如昨日,一时收拾付新堂。已惊盏里醅初绿,更觉篱边菊渐黄。就使主人官即显,此门高兴定难忘。
题赵松雪画(其三)
明·虞堪
玉箫吹断几黄昏,南国风流竟莫论。帝子不悲秋色晚,墨痕何以著啼痕。
木兰花慢
清末近现代初·汪东
爱秋岚静窈,数携策,共追寻。正瘦菊篸篱,丹枫绚野,途转幽深。栖霞最名胜处,讶千盘、危隥薜萝阴。忽睹厓段篆刻,二徐字比兼金。知音。恨不同时,摩倦眼,费沈吟。问祭酒书传,悬针.....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其五)
唐·张籍
闲堂新埽洒,称是早秋天。书客多呈帖,琴僧与合弦。莎台乘晚上,竹院就凉眠。终日无忙事,还应似得仙。
题师陶阁
明末清初·彭孙贻
布帘城曲枕疏楼,坐拥紫桑半卷游。寂寞寒花温鹤絮,风尘人事罢渔钩。茅堂高寄馀双眼,短剑哀鸣已十秋。且复孤吟随燕雀,青山白榻卧黔娄。
静夜思
明·唐文凤
举头见明月,万古月不老。月圆人亦圆,人月应同好。
南歌子·游仙词
明·王锡爵
月色依微照,云光浅淡流。卷帘同上最高楼,试看海天万里、好清秋。酌酒金螺小,调笙玉指柔。更深鹤背冷飕飕,劝我今朝且住、莫归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