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阳
前
五
日
有
馈
蟹
者
时
予
病
小
愈
约
同
人
持
螯
把
酒
为
乐
平
生
注
尔
雅
,
虫
鱼
竞
细
碎
。
一
为
捧
檄
行
,
此
事
悄
然
废
。
况
兼
婴
痼
疾
,
伏
案
气
辄
碍
。
遂
欲
弃
笔
研
,
恝
如
农
舍
耒
。
终
夕
守
一
铛
,
此
腹
成
药
碓
。
秋
风
海
上
来
,
凉
应
苏
病
肺
。
黄
花
虽
未
繁
,
绿
橙
已
可
爱
。
朝
来
食
指
动
,
寒
蒲
束
几
辈
。
郭
索
非
恶
声
,
蹒
跚
有
馀
态
。
老
饕
兴
忽
狂
,
忍
俊
不
容
耐
。
检
点
尖
团
形
,
商
量
椒
姜
配
。
排
日
饮
亡
何
,
屈
指
佳
节
逮
。
异
乡
风
味
恶
,
赖
有
故
人
对
。
小
愈
自
宜
防
,
大
嚼
未
敢
快
。
庶
无
劝
学
误
,
差
免
雕
虫
悔
。
一
触
江
湖
心
,
扁
舟
渺
虾
菜
。
写景
秋节
咏物
情感
友情
季节
秋天
养生
病愈
饮食
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胡承珙在重阳节前五日,身体微恙初愈后,与友人共享螃蟹,饮酒作乐的情景。诗中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情感的细腻描绘。首句“平生注尔雅,虫鱼竞细碎”,表达了诗人平生对学问的专注,对细节的追求,如同虫鱼般精细。接着,“一为捧檄行,此事悄然废”则暗示了诗人因公务或责任而暂时放下学术研究,转而投身于现实事务。“况兼婴痼疾,伏案气辄碍”描述了诗人因病卧床,行动受限的状态。他甚至想放弃笔墨,如同农夫放下锄头一般,表现出对身体状况的无奈。接下来,“遂欲弃笔研,恝如农舍耒”进一步强调了病痛对日常生活的干扰。“终夕守一铛,此腹成药碓”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夜晚守着锅灶,饮食简单,仿佛药房里的捣药杵,生活单调而艰苦。“秋风海上来,凉应苏病肺”写出了秋风带来的凉意,似乎能缓解病人的呼吸困难。接着,“黄花虽未繁,绿橙已可爱”则通过自然界的美好景象,表达了一种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朝来食指动,寒蒲束几辈”描绘了清晨食欲的觉醒,以及准备食物的忙碌场景。“郭索非恶声,蹒跚有馀态”形容了螃蟹的叫声,并通过“蹒跚”一词,赋予了螃蟹一种独特的姿态美。“老饕兴忽狂,忍俊不容耐”表现了诗人对美食的渴望和享受,即使年岁渐长,也难以抑制内心的喜悦。“检点尖团形,商量椒姜配”则体现了烹饪时的细致与乐趣,诗人精心挑选食材,考虑调味的搭配。“排日饮亡何,屈指佳节逮”表达了诗人与朋友欢聚畅饮,庆祝即将到来的节日。“异乡风味恶,赖有故人对”则抒发了身处异乡的孤独感,幸有老友相伴,共度佳节。最后,“小愈自宜防,大嚼未敢快”提醒自己虽然病情好转,但仍需谨慎,不敢放纵饮食。“庶无劝学误,差免雕虫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过度专注于学术研究的反思,希望未来能更加平衡生活与工作。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健康与美食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经历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猜您喜欢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得黄太史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十字扇面,以归友人
元·范梈
豫章先生行孝友,作书往往心应手。想当挥汗临风时,不在荔枝与春酒。竹枝歌中喜鹊鸣,食莲感秋思弟兄。素纨便面大如斗,送与君家作千寿。
青鸟泉
唐·张乔
祗此沉仙翼,瑶池似不遥。有声悬翠壁,无势下丹霄。净濑烟霞古,寒原草木凋。山河几更变,幽咽到唐朝。
赠三侍御
唐·常建
高山临大泽,正月芦花乾。阳色薰两崖,不改青松寒。士贤守孤贞,古来皆共难。明君错甚才,台上飞三鸾。操与霜雪明,量与江海宽。束身视天涯,安能穷波澜。孤鹤在枳棘,一枝非所安。逸.....
送友人边游
唐·黄滔
衔杯国门外,分手见残阳。何日还南越,今朝往北荒。砂城经雨坏,虏骑入秋狂。亲咏关山月,归吟鬓的霜。
题延真陈炼师东庭四时词
明·刘崧
香篆添新火,丹炉养旧灰。碧窗如水净,坐看绿阴回。
次韵元素赋余新居
宋·周紫芝
一樽能此共窥临,草色凄迷步履深。黄帽青鞋聊偃蹇,白衣苍狗自浮沉。瓮头酒熟须同把,窗下诗成亦共吟。待得吾庐真可爱,更须绕屋树成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