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
徐
子
能
(
其
一
)
怀
袖
犹
存
三
岁
字
,
双
鱼
珍
重
越
江
滨
。
日
南
不
寄
明
珠
泪
,
词
客
秋
来
好
是
贫
。
书写记忆
思虑
抒情
秋季感怀
赏析
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关怀。首句“怀袖犹存三岁字”,巧妙地运用了“三岁”这一词语,不仅指时间的久远,也暗含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将珍贵的书信保存在衣袖中,这份举动透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往记忆的依恋。接着,“双鱼珍重越江滨”一句,通过“双鱼”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双鱼象征着友谊的深厚与长久,跨越江河的阻隔,传递着彼此间的情感。这种超越时空的联系,展现了友情的坚韧与美好。“日南不寄明珠泪”,这一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在日南之地,诗人没有收到友人的回信或礼物,只能独自落泪。这不仅是对友人未寄礼物的遗憾,更是对自己情感无人分享的孤独感的流露。诗人通过“明珠”这一意象,暗示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与期待,以及未能得到回应时内心的失落。最后,“词客秋来好是贫”一句,既是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也是对友人处境的担忧。在秋天这个萧瑟的季节里,诗人自嘲为“词客”,暗示了自己的生活可能并不富裕。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对友人在艰难时刻的关心,希望他能够度过难关,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相互扶持的精神。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关怀,以及在孤独与哀愁中对友情的珍视与期待。
猜您喜欢
采桑子·和阳春集五首(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汪东
深红淡白相催发,胡蝶双飞。叶叶枝枝。暗损芳心恐未知。何人寄语狂游客,好趁春归。负却花期。閒撚青梅忆此时。
罗源分司次壁间双江险韵
明·陆铨
宦辙相拘困网罗,驱驰疲骨欲成瘥。邑迎人吏喧乡駃,野供行厨荐海螺。狂咏正逢情放处,看山其奈兴阑何。敢言扬激消公事,满眼侵人荆棘多。
雁声篇
明·李云龙
天涯一夜西风起,雁声吹落秋旻里。忽听哀传玉塞云,俄闻响度金河水。金河玉塞路逶迤,鸿雁嗷嗷飞复栖。露下已先孤鹤警,月明还接断猿啼。潇湘洞庭秋万里,苦竹蒹葭烟雨里。过客维舟夜.....
和诗送茶寄孙之翰
宋·蔡襄
北苑灵芽天下精,要须寒过入春生。故人偏爱云腴白,佳句遥传玉律清。衰病万缘皆绝虑,甘香一味未忘情。封题原是山家宝,尽日虚堂试品程。
残形操
明·刘炳
梦生于触兮,狸偶异形。吉凶有定兮,梦胡足凭?嗟嗟巫咸兮,不疑何徵。
金陵沾病移寓天界寺
明·李之世
寄食僧寮任寝兴,閒身似我亦閒僧。一年花事春虚度,是处名山兴倦乘。魏阙无媒空抱策,东西多难阻担簦。浮生未得同飘梗,药里萧萧滞秣陵。
采桑子
清末近现代初·张尔田
雁来不带天涯信,几阵清霜。红粉雕墙。日日高楼盼夕阳。锦衾特地今宵冷,懒卸梅妆。万种思量。揉损罗衣金凤皇。
病中作
明·释宗泐
此疾从何生,形容遽憔悴。默默求其端,体弱易为致。始受寒热攻,恍然若沉醉。兀坐强自持,倒卧终不寐。朝闻树间蝉,意觉秋风至。夜窗月逾明,悲蛩搅情思。尝窥卫生术,吐纳运六气。呼.....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