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
七夕节
爱情
秋天的场景
婉约的抒怀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吴绡的《七夕》描绘了七夕之夜的景象,通过星空中的牵牛织女二星,表达了人间离别之苦和对天上神话的想象。首句“星光历历汉悠悠”写出了银河璀璨,时间仿佛在星河中流淌,诗人独自倚楼,思绪万千。次句“怅望双星独倚楼”流露出诗人对牛郎织女相隔的惆怅。接下来,“莫谓人间多别恨,便疑天上有离愁”进一步深化主题,指出人间的离别之苦并非独有,连天上的神仙也似乎感受到了分离的哀愁。诗人借梁清和子晋的典故,表达出对美好时光和知音共度的向往,暗示即使在神话传说中,也有孤独与期盼。最后两句“惟有月娥应最妒,一轮风露不胜秋”以月神嫦娥的视角收尾,说她可能因人间的离别而感到嫉妒,因为那轮明月照耀下的秋夜,风露凄凉,更显出人间离别的伤感。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情,展现了诗人对七夕这一传统节日的独特感悟。

吴绡

75首
吴绡,活动于清顺治(1644~1661)前后。字素公,又字片霞,号冰仙,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通判吴水苍女,常熟进士许瑶妻。善琴,工书画诗词,诗词清丽婉约,花卉钩勒设色俱佳,兰竹有生趣,与沈宛君齐名。时人传云:“吴中闺秀徐小淑能诗文,赵瑞容善画,有盛誉,惟夫人兼此二长。”由于其夫许瑶的关系,吴绡问学于“海虞二冯”的冯班,又因父亲科第关系,称嘉善著名词人柳州词派领袖曹尔堪为年伯,而其父吴水苍与吴伟业联宗,故吴绡诗集中多有与梅村唱酬之作,称伟业为兄。吴绡著《啸雪庵诗余》,存词四十四首,风格清丽婉约。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临江仙·七夕
清·华文炳
金井碧梧吹落叶,一天凉意初秋。水晶山枕看牵牛。情随今夜尽,恩是隔年留。可惜长生欢意绪,说来花泪盈兜。彩云散尽水空流。绛纱银烛暗,空照月如钩。
多丽·七夕游莲荡作
宋·葛立方
破波光如镜,三翼轻舟。对雨馀、重岩叠嶂,何妨影堕清流。望芙蕖、渺然如海,张云锦、掩映汀洲。出水奇姿,凌波艳态,眼看□叶弄新秋。恍疑是、金沙池内,玉井认峰头。花深处,田田叶.....
七夕杂诗仿曝书亭体(其三)
清·萧道管
碧海青天几度来,婿乡缥缈指蓬莱。嫦娥懒见双星会,渐渐灵妃唤不回。依旧东西沟水流,有人为古起担忧。玉皇不付冯暖券,何处婚钱醵阮修。
鹊桥仙·七夕和韵
清末近现代初·沈曾植
金风似剪,银潢如带,良夜愔愔罗袜。人间已自罢穿针,只天上未忘佳节。画屏殢楚,金钗诉愿,儿女夜情都别。仙裙永断适石榴红,问此后聘钱谁质。
七夕(其二)
元·耶律铸
今日相逢明日离,逡巡离合几多时。无情云雨休遮隔,人道相逢一岁期。
清平乐·七夕口占
清末近现代初·梁启勋
巧如可乞。更有何人拙。垂地银河自清澈。亘古不闻呜咽。纱窗已入新凉。流萤明灭低昂。庭树远连天阔,双星徐度红墙。
丙戌七夕五首(其四)
清·王家枢
自怜生小不风流,不解悲秋不解忧。艳说女牛今夕会,倩侬惹起十分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