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
韵
答
乌
孙
员
外
延
平
见
寄
王
师
百
万
控
荆
蛮
,
颇
牧
萧
曹
济
世
艰
。
一
代
中
兴
全
治
乱
,
十
年
薄
宦
半
幽
閒
。
未
观
海
北
雷
阳
俗
,
且
看
江
南
雨
后
山
。
羡
子
泠
风
增
意
气
,
剑
光
时
复
映
酡
颜
。
写景抒情
历史抒情
山川赞美
边塞战事
情感
友人
赏析
这首明代郑潜的诗《次韵答乌孙员外延平见寄》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国家军队的强大和名臣们的治世才能。首句"王师百万控荆蛮"展现了朝廷军队威震边疆的气势,将百万雄师对蛮荒之地的控制力形象地展现出来。接下来的"颇牧萧曹济世艰"则借用了汉代名臣李牧、萧何、曹参的典故,赞美他们在国家危难之际的卓越贡献。诗人感慨一代中兴的盛世气象,"全治乱"三字道出了国家从动荡走向安定的不易。然而,他自己却在"十年薄宦半幽閒"中度过,表达了仕途中的辛酸与无奈,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人并未局限于个人境遇,而是放眼江南雨后的山色,暗示着更广阔的生活画卷和自然之美。最后两句"羡子泠风增意气,剑光时复映酡颜"是对友人的赞美,羡慕他在清风中增添的英勇气概,剑光映照出的红润面庞,既是对友人风采的描绘,也是对友情的深厚寄托。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国家强盛的自豪,也有对自己境遇的感慨,同时流露出对朋友的欣赏和鼓励,展现出明朝文人士大夫的胸襟和情怀。
郑潜
197首
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