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
贺
侍
御
登
白
云
寺
次
韵
计
拙
羞
称
老
范
增
,
登
高
作
赋
敢
云
能
。
云
间
偶
值
青
骢
马
,
林
下
还
寻
碧
眼
僧
。
篱
菊
花
开
金
朵
朵
,
霜
崖
木
落
翠
层
层
。
观
风
已
暇
仍
观
稼
,
怪
底
栏
干
去
复
凭
。
写景
抒情
秋节
咏物
观花
菊花
写山
送别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陪同贺侍御登临白云寺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首句“计拙羞称老范增”,以自谦之语开篇,暗示诗人虽才智不足,却仍勇于参与,体现了其豁达与自信。接着,“登高作赋敢云能”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文采的谦虚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登高赋诗的期待与勇气。“云间偶值青骢马,林下还寻碧眼僧”两句,生动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云雾缭绕的山间偶遇骏马,在幽静的林中寻找智慧的僧侣,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寻求精神寄托的氛围。接下来,“篱菊花开金朵朵,霜崖木落翠层层”两联,通过菊花的金黄与霜崖的翠绿,展现了秋天的色彩斑斓,同时也寓意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最后,“观风已暇仍观稼,怪底栏干去复凭”两句,表达了诗人不仅欣赏自然风光,更关注农事,体现了对民生的关怀。而“怪底栏干去复凭”一句,则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迷恋与反复品味,展现出其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猜您喜欢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踏云行·赠道人
元·王处一
砖瓦高行,冶炉妙性。琴棋书画妆銮并。錾锤绳墨与熏缝,接栽出药俱邀请。速踏云行,蓦山溪岭。长思仙路重相等。西江月下望蓬莱,逍遥乐处全真省。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