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
泥
郊
野
宿
日
落
山
深
暂
隐
霞
,
西
林
倒
挂
月
弦
斜
。
灭
明
村
火
驱
前
导
,
代
拂
征
鞍
是
主
家
。
写景
山水
秋景
秋日暮色
田园
村野夜宿
月色
节气和日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夕阳西下,山色渐深,霞光隐没的宁静景象。诗人以“日落山深暂隐霞”开篇,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时间的流逝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西林倒挂月弦斜”一句,通过“倒挂”和“斜”字,生动地展现了月亮在西林中悬挂的姿态,仿佛是大自然的琴弦,轻轻拨动着夜的旋律。“灭明村火驱前导”,诗人笔锋一转,将视线从广阔的自然景观拉回到村落之中。夜幕降临,村中的灯火渐渐熄灭,但诗中并未直接描述这一过程,而是通过“灭明”二字,暗示了夜晚的降临,以及人们归家的场景。同时,“驱前导”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村民或旅人驱赶牲畜或车辆前行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气息。最后,“代拂征鞍是主家”一句,点明了诗的主题——旅人的住宿。在这样的夜晚,旅人找到了一个“主家”,主人为他们拂拭征鞍,不仅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也反映了旅途中的温馨与慰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旅途中的人情味,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郭之奇
1872首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您喜欢
浪淘沙·山居十首(其六)
明·高濂
秋水浸寒花。溪上人家。高低茅屋傍蒹葭。剥枣食瓜村酿熟,醉月西斜。残夜雁咿哑,露冷汀沙。空山无梦到天涯。屋角三竿人未醒,树杪饥鸦。
滆湖
清末近现代初·缪荃孙
一碧到天际,西南望滆湖。夕阳下高树,秋雪点残芦。水市鱼虾贱,粳田雁鹜呼。惭无王恽手,清景恐难摹。
山居为柯定安
明·李本
四百青山障俗氛,数家鸡犬自相闻。茆檐低碍岩前石,木榻高栖雨后云。晚径樵归凭鹿引,秋林果熟与猿分。从来懒入桃源市,自酿松花日半醺。
闻吕敬夫移居五首(其五)
元末明初·郭翼
雨映清秋解郁陶,无端舒啸倚东皋。终怀楚国屠羊肆,已愧江州食犬牢。五夜新凉吹枕几,十年旧梦落波涛。老来亦慕归耕好,田屋芃芃黍豆高。
秋夜西园独步
宋·王庭圭
清夜游西园,竹影乱秋月。穹色湛虚明,林光益奇绝。人间睡正著,那知此时节。坐观衡阳移,领略风烟别。沆瀣洗天宇,一饮醒毛发。气与南山高,青苍助施设。池塘收绿净,星斗转空阔。微.....
小步
清末近现代初·缪荃孙
随径三五折,疏林重复重。花幽消艳态,地僻敛寒容。流水竹间寺,夕阳江上峰。若逢真隐者,蜡屐许相从。
湖州东门即事和玉山韵
元末明初·郯韶
路入仙源一水分,鸡鸣犬吠自成村。晚风忽送青天影,吹入匡庐九叠云。
过王氏南园看竹刘以和携酒至共酌林间(其三)
明·刘崧
磊磊苍苔石,娟娟翠筱林。圃畦分晓色,邻屋借秋阴。日转游丝细,天寒聚雀深。独无三亩地,种汝伴清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