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
山水抒情
咏物词
写花
梅花
怀古
记梦
抒情
思乡
写冬景
宫怨

赏析

这首《蓦山溪·次陈帅用曹元宠梅花韵》是宋代词人袁去华的作品。袁去华以梅花为题,通过对蕊珠宫阙的想象和对江南冬景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岁月沧桑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繁华与如今漂泊的对比。词的上片通过“蕊珠宫阙”和“陈嫔御”的意象,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暗示了梅花的高贵和美丽。接着,“语笑梦中香”描绘了梅花在梦境中的娇艳,而“罗浮、几番春暮”则寓言了梅花的凋零,流露出淡淡的哀愁。下片转向现实,描述了江南冬季的寒冷景象,“垂地冻云黄”、“流水桥边路”描绘出一幅凄清的画面,而梅花“小桃半吐”、“不怕雪霜欺”,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最后,词人回忆起年轻时的诗情画意,感叹如今“老矣,客天涯”,连“何郎”(何逊,南朝梁诗人)的风雅也难以追寻,表达了深深的怀旧之情和人生的沧桑感。整体来看,袁去华在这首词中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对比的手法,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对梅花的描绘之中,展现了词人的艺术才华和深沉的人生哲思。

袁去华

94首
袁去华,字宣卿,江西奉新(一作豫章)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进士。改官知石首县而卒。善为歌词,尝为张孝祥所称。去华著有适斋类稿八卷,词一卷,著有《适斋类稿》、《袁宣卿词》、《文献通考》传于世。存词90余首生卒年均,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进士。改官知石首县而卒。善为歌词,尝为张孝祥所称。去华著有适斋类稿八卷,词一卷,著有《适斋类稿》、《袁宣卿词》、《文献通考》传于世。存词90余首

猜您喜欢

夜雨遣兴
宋·汪藻
风雨鸣窗报客知,还孤月底探梅期。泉声犹自断还续,遥想栖禽无定枝。
次韵东坡梅花十绝(其一)
宋·李之仪
谁人月下奏云和,一夜繁枝向北多。长笛未须论旧恨,且留幽思待阴何。
素梅五十八首(其三十)
元末明初·王冕
溪谷冰霜春到迟,老夫长夜只吟诗。凭谁说与中朝士?此是江南第一枝。
泛清波摘遍·邓尉探梅,和小山
清·杨玉衔
茅诛径小,杏傍墙高,莺报柳桃薰染好。暖催寒勒,商略探芳计迟早。行人道。鹃声泪苦,驴足尘空,无意送春归去了。倦侣高阳,重拾杯盘坠欢少。雁来渺。短札欲凭晚潮,何处始无芳草。空.....
雪后北墙
宋·周紫芝
携儿聊作北墙行,泥雪初乾杖履轻。病后茶枪浑不要,眼前蔬甲喜全生。鸟声渐软春应近,梅萼催香日自晴。忽忆读残书未了,却须归趁小窗明。
霜天晓角·梅
宋·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宋·王沂孙
层绿峨峨,纤琼皎皎,倒压波痕清浅。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记唤酒寻芳处,盈盈褪妆晚。已销黯。况凄凉、近来离思,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荏苒一枝春,恨东风、人似天远.....
梅花(其五)
明·庄昶
图绘相逢已太频,天谁传说许前身。白头岂误和盐梦,只恐匆匆画未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