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
淘
沙
九
首
(
其
四
)
人
静
画
帘
低
,
铜
鸭
烟
微
。
雨
声
才
过
碧
檐
西
。
先
见
一
绳
银
汉
影
,
凉
到
生
衣
。
秋
信
是
耶
非
,
莲
漏
声
稀
。
芭
蕉
刚
与
绿
窗
齐
。
添
了
豆
花
红
一
桁
,
添
个
萤
飞
。
写景
秋天
咏物
抒情
夏末初秋
秋夜
芭蕉
莲
豆花
萤火虫
赏析
这首《浪淘沙九首(其四)》由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凉意的夏夜景象。首句“人静画帘低,铜鸭烟微”,以“人静”点出夜晚的宁静,画帘低垂,铜鸭香炉中轻烟袅袅,营造出一种幽雅而温馨的氛围。接着,“雨声才过碧檐西”,雨后初晴,碧色的屋檐在西边延伸,雨后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先见一绳银汉影,凉到生衣”,银白色的银河倒映在地面上,仿佛一条细长的银线,凉爽的空气透过衣物,让人感受到一丝丝的凉意。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感受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秋信是耶非,莲漏声稀”,秋天的信息是否已经到来,莲花的滴漏声变得稀疏,暗示着季节的更迭。莲花的凋谢与滴漏声的稀疏,都预示着秋天的临近,给人以淡淡的忧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芭蕉刚与绿窗齐,添了豆花红一桁,添个萤飞”,芭蕉叶与绿窗齐平,豆花在红色的窗棂上增添了几分色彩,萤火虫在空中飞舞,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这一系列的景物描绘,不仅展现了夏夜的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夏夜场景,既有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又蕴含了诗人对季节变化、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与赞美。
李慈铭
325首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猜您喜欢
白华园作(其一)
明末清初·屈大均
舒卷因风雨,芭蕉亦有心。秋来无一事,叶叶写新吟。
芭蕉李都尉宅金渊阁分题得渊字
宋·张方平
远寄江城外,新栽水阁前。虚心劳可尚,幻质定非坚。扇薄摇凉殿,杯深泛绮筵。忽疑鸾凤过,翠影落金渊。
萤
清·爱新觉罗·弘历
皓月娟娟吊素娥,流萤熠熠拂窗过。乍看今夕繁如此,为忆去年景若何。雨夜燃灯光不暗,秋宵点树影无多。尽堪照幄供吟笔,底用为囊费薄罗。
芭蕉
宋·方岳
数叶芭蕉数叶秋,灯长雨久不眠愁。灵溪寺里夜曾听,又听灵溪溪水流。
末伏日五更小凉
宋·张耒
幽人短梦不终宵,起步星河望泬寥。缺月低檐鸡一唱,露华秋色满芭蕉。
新月
清·爱新觉罗·弘历
碧汉牙痕细,泠然素彩流。扫除一向暑,钓得许多秋。桂子透云馥,梧阴泫露稠。溶溶入初夜,引客上高楼。
秋夜芭蕉
宋·李龏
绿似春江水染成,窗纱分映色偏明。霜风一夜浑梢破,叶上残诗读不行。
秋夜(其八)
明·朱诚泳
梧桐萧瑟发清商,秋入屏帏枕簟凉。诗思满怀浑不寐,一灯风雨乱啼螀。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