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雪
峰
化
主
行
尽
千
山
与
万
山
,
青
鞋
布
袜
水
云
间
。
龙
天
正
绕
毗
那
室
,
乞
取
凋
胡
一
钵
还
。
写水
写山
写行旅
送别
山水田园
冬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雪峰化主在山水间行脚化缘的场景,充满了禅意和自然之美。首句“行尽千山与万山”,开篇即以壮阔的山景展现僧人行脚的艰辛与广阔,同时也暗示了其修行之路的漫长与艰难。次句“青鞋布袜水云间”,通过具体描绘僧人的装束——青鞋布袜,以及置身于水云之间的形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与世无争的氛围。这里不仅展现了僧人的朴素生活,也隐喻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第三句“龙天正绕毗那室”,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毗那室,佛教中指修行者居住的寺庙或修行场所。此句通过“龙天”这一象征神灵与自然界的元素,强调了僧人在修行过程中的神圣与超然,同时也暗示了他所追求的境界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达到了与天地万物相融合的境地。最后一句“乞取凋胡一钵还”,则直接点明了僧人的身份和行为——化缘。这里的“凋胡”是化缘之意,“一钵”则是僧人行脚时携带的食器。这句话既表现了僧人生活的简朴与自给自足,也体现了其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精神。同时,通过“还”字,表达了僧人化缘的目的在于补充修行所需,而非个人私欲,进一步凸显了其高尚的品德和修行的真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寓意表达,展现了僧人雪峰化主在山水间修行、化缘的生活状态,以及其所蕴含的禅宗智慧和超然精神。
孙觌
724首
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
猜您喜欢
再用前韵(其一)
宋·曾惇
举觞东望玉霄峰,万顷云涛雪塞空。拥鼻自应多好句,褰裳便欲御长风。际天江草如许碧,隔水山桃无限红。李侯长句有家法,惊倒江楼一秃翁。
晴(其三)
清·爱新觉罗·弘历
竹风敲碎千竿玉,荷露倾馀万颗珠。閒坐水亭披飒景,夕阳明处翠峰扶。
送海印长老赴峨眉都僧正二首(其二)
宋·赵抃
片云无著又西还,过尽秦山上蜀山。我独为师欢喜处,一程程入旧乡关。
送客
宋·方岳
瘦马孤征雪满衣,山长谁不念庭闱。灯寒竹屋无人共,月到梅花有梦归。抵掌相逢连夕语,转头顿觉十年非。武夷人老君行矣,莫待墨池春浪肥。
送李掾自北回归省长沙因简赵宣慰张徵士吕宗二判官
元·揭傒斯
万里风沙断,三湘日夜流。名成亲白首,岁暮客扁舟。黄鹄延归思,丹枫替别愁。眼穿回处雁,心静狎馀鸥。细雨黄陵庙,残阳杜若洲。渐深桑梓敬,翻畏友朋留。送远惭羁旅,临分忆旧游。钟.....
鹧鸪天(其四)
明·俞彦
简尽历头冬又残。莫嫌老体不禁寒。睡魔引到华胥国,酒力摧平人我山。休巧智,任冥顽。未消清福且消闲。自来绝少封侯骨,办个前程山水间。
复州十咏(其九)
清·多隆阿
相逢何必问根苗,搏土为薪记两辽。地下神奇钟石炭,人间货利设煤窑。开山作穴如穿井,引火成炊不采樵。水上轻舟代陆马,扬帆日望海门潮。
送知全禅师南游
唐·刘得仁
师誉振京城,谈空万乘听。北行山已雪,南去木犹青。夜岳禅销月,秋潭汲动星。回期不可定,孤鹤在高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