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山水
秋景
月夜
动物
寂静
幽静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湘山杂诗十首(其七)法华泉》描绘了一幅寂静而清冷的山中景象。"寂寂空山深",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山林的静谧和深远,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深深的孤独与宁静。"荒泉四时冷"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荒凉,无论春夏秋冬,泉水始终保持着冷冽,暗示着自然环境的无人问津。"唯余月明夜",诗人将视线转向夜晚,明亮的月光洒在空山之上,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丝神秘和诗意。"山猿弄孤影"则是点睛之笔,山中的猿猴在月光下独自嬉戏,身影在月色中摇曳,显得既孤寂又生动,寓言了诗人内心的孤高与超然。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空山、冷泉、明月和孤猿,展现了湘山独特的自然风貌,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人迹罕至、物我两忘的山林生活的向往和感慨。

猜您喜欢

夜泊巴陵诗
南北朝·朱超
月夜三江静,云雾四边收。淤泥不通挽,寒浦劣容舟。回风折长草,轻冰断细流。古村空列树,荒戍久无楼。
白鹭洲
明·陈桭
江畔芳洲水势分,洲前属玉自成群。联拳芳草疑残雪,接羽平沙似断云。鸥鸟伴中同皓皓,渔歌声里落纷纷。满怀诗景收难尽,浩荡烟波霭夕曛。
翠玉楼和胡端逸韵
宋·文天祥
客影鱼千里,年华柳十围。白云栖石密,黄鹄出烟微。江海秋风老,湖山晚日晖。郁孤台上望,野阔犊初肥。
游飞来寺
元·梁士楚
旅次维舟傍翠岑,穷幽策杖赋登临。烟笼古木元关寂,风扫残红野径深。客过柴扉云满袖,僧敲禅磬月归林。洞门几许猿声咽,散入蒲团杂梵音。
题江村风雨图
元末明初·刘基
日落千山风雨来,野昏林赤鸟飞回。风吹烟雾连天起,雨送雷霆入地回。龙母鲛绡云半湿,巫娥贝阙夜深开。暮寒燕子归华屋,愁绝馀花委碧苔。
洞仙歌·题横山草堂图
清·关锳
茅堂十笏,在晚山深处。门外萧萧水杨树。界琅玕多少、一半云栖,留一半、人与燕儿同住。侬家溪上屋,帘榭中间,也有青山乱无数。溪水半通桥,著个蜻蜓,还容得、竹床茶具。只可惜、秋.....
过王氏南园看竹刘以和携酒至共酌林间(其三)
明·刘崧
磊磊苍苔石,娟娟翠筱林。圃畦分晓色,邻屋借秋阴。日转游丝细,天寒聚雀深。独无三亩地,种汝伴清吟。
秋江曲
明·李畅
夜泛天高露湿衣,扁舟空载月明归。凄清何处一声笛,惊起前汀宿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