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冬天的
咏物
情景
雪花
分析如下: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和鲁南后腊月六日对雪三首(其三)》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图。首句“地远平能布”,写出了雪在广袤大地上的均匀分布,如同一张白色的地毯铺展开来。次句“帘疏巧解寻”,则通过稀疏的窗帘缝隙,暗示了诗人对雪景的好奇与欣赏。第三句“云低围素野”,进一步描绘了天空中的云层压得很低,将洁白的雪野环绕其中,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意境。第四句“松劲擢青林”,以松树的挺拔形象,展现了雪后山林的坚韧与生机。第五句“食尽乌难下”,借乌鸦觅食困难,侧面描绘了雪厚实的景象,同时也增添了冬季的寂寥之感。最后一句“池融水渐深”,写池塘里的冰雪融化,水面逐渐加深,象征着春天即将到来的希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冬日雪景的静谧与变化,以及诗人对自然季节流转的感慨,表达了诗人虽处闭门之中,却无畏严寒,内心充满期待的心情。

猜您喜欢

丁酉仲冬即景十六首(其一)雪水煎茶
元末明初·叶颙
枯枝旋拾带冰烧,雪水茶香滚夜涛。党氏岂知风韵美,向人犹说饮羊羔。
柴关岭
清·祝德麟
水怒云愁鸟语欢,柴关立马望中宽。诸峰脚底小于豆,身在半天风雨寒。
文士二首(其一)
明·陶安
文士甘藜藿,林栖阅岁华。一衾春自足,千驷我何加。雨雪欺茅屋,乾坤任钓槎。今朝烟火晚,带露采松花。
题日本僧云山千里图
明·张以宁
天东日出天西入,万里虬鳞散原隰。日东之僧度海来,袖里江山云气湿。愿乘云气朝帝乡,大千世界观毫芒。却骑黄鹄过三岛,别后扶桑枝叶老。
题梅轩
明·徐贯
绕屋寒芳绝点尘,笑看残雪挽回春。任渠时态姿容好,可似平生节操真。梦入罗浮香更远,诗成东阁兴偏新。吴公山下清如许,不减西湖放鹤人。
蝶恋花·五月词仍用前韵八首(其二)
清·陈维崧
五月荆南饶好味。笋脯茶油,都上蛟桥市。细切黄瓜凉欲嚏,厨香正熟长腰米。饱饭风前贪美睡。剥啄谁欤,佳客催人起。库里葛衣新岁质,迎宾且学披裘戏。
看山
明·汪广洋
沿江多好山,孤绝势难扳。鹰隼飞腾上,云霞出没间。崖巅摩太古,石脚浸苍顽。东下连沧海,如渠有几关。
题张雨森画屏十景(其一)孤山逸趣
清·爱新觉罗·弘历
雪冷梅妻瘦,天空鹤子还。无人同懒客,有兴是孤山。插笏峰形直,垂虹涧响潺。筼筜迷谷口,不许俗尘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