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
阁
学
持
国
挽
诗
二
首
(
其
二
)
至
行
无
瑕
玷
,
今
人
见
古
人
。
伤
时
心
独
切
,
接
物
语
能
真
。
丘
壑
寻
春
旧
,
松
杉
堕
泪
新
。
飘
零
一
樽
酒
,
无
复
听
谆
谆
。
悼亡
写景抒情
伤时感怀
自然景观
冬日景物
写景怀古
离别送别
赏析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逝者的高尚品德和深远影响的深切缅怀。"至行无瑕玷",赞扬了逝者行为的纯洁无瑕,展现出其人格的高尚。"今人见古人",通过将逝者与当代人对比,强调了其道德品质的超越性。"伤时心独切",表达了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之情。"接物语能真",说明逝者在与人交往中真诚待人,体现了其人格魅力。"丘壑寻春旧",可能暗喻逝者生前喜爱自然,或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慰藉。"松杉堕泪新",以松杉象征逝者,表达对其去世的哀痛之情,同时也暗示了逝者如同松杉般坚韧不拔的精神永存。"飘零一樽酒",描绘了后人在逝者离去后,以酒祭奠的情景,寄托了对逝者的怀念。"无复听谆谆",可能意味着逝者生前的教诲不再,表达了对失去指导者的遗憾和怀念。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怀念以及对其精神遗产的传承。
刘一止
364首
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猜您喜欢
送乐生杨彦益还神乐观
明·乌斯道
海上清风拂绮寮,又归神乐理笙箫。凤凰鸣处红云近,鳷鹊开时绛节朝。钟岭鹤翻高树雪,秦淮水落大江潮。回头莫问安期信,瓜枣于今久寂寥。
送省庵刘太守赴铜仁次韵
明·边贡
万里南临瘴海春,倦游心事苦吟身。舟中翠羽移家远,枕上红云梦阙频。津吏挟书随露冕,洞猺抛弩拜行尘。花开花落年年事,莫问玄都观里人。
刘损斋主簿见示游广教和刘朔斋诗次韵
宋·王圭
红叶村边白板扉,林间剥啄愧新知。离居自信难同俗,载酒何时许问奇。黄蘖人亡空有寺,锦袍仙去更无诗。知君此日登临意,不比儿曹饱腹嬉。
寄酬阳信董光禄二首(其一)
明·赵完璧
燕山鸿雁惜离群,二十馀年杳未闻。绿野可能敦夙好,凤城长忆醉宵分。沧溟迢递劳春梦,岭树苍茫送暮云。白发巳衰空桂结,琼枝何以慰清芬。
病中送春二首(其一)
明·沈春泽
带雨携愁泪满襟,芳春飘泊最沈吟。去随流水无心问,别向空床有梦寻。浅紫深红踪迹远,微风细雨路歧深。浑如执手临南浦,肠断徐娘碧玉簪。
因遣乡书赠姜山嗣师
宋·赵汝腾
近市依湖十里间,扁舟朝往暮能还。莫教老圃翻锄尽,留我他年葬骨山。
和容甫(其三)
清·黄景仁
云中见祥凤,百鸟无文章。炎洲产嘉桂,百草为不香。修辞富华实,秉操逾圭璋。翻使一国中,抚掌嗤其狂。悲心入秋夜,菀邑思飞扬。终朝逐尘鞅,踥踥趋路旁。众中独我亲,亦知我心伤。两.....
和中斋韵(其二)
宋·文天祥
见说黄沙接五原,飘零只影向南辕。江山有恨销人骨,风雨无情断客魂。泪似空花千点落,鬓如硕果数根存。肉飞不起真堪叹,江水为笼海作樊。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