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家
庄
山
后
人
烟
少
,
王
家
幸
有
庄
。
丁
男
频
守
戍
,
妇
女
废
蚕
桑
。
树
色
千
章
秀
,
溪
声
一
派
长
。
自
从
兵
燹
后
,
风
物
转
凄
凉
。
写景抒情
怀古
写山
田园
战争
其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之后王家庄的衰败景象,通过对比战前后的风物变化,展现了战争对乡村社会的深刻影响。首句“山后人烟少”,点明了王家庄的位置偏远,人烟稀少,为后续描述战乱后的荒凉景象埋下伏笔。接着“王家幸有庄”一句,看似庆幸,实则暗含无奈,因为即便有村庄存在,也无法避免战争带来的破坏。“丁男频守戍”描述了壮年男子频繁被征召去守边防,远离家园,无法耕作,使得农事荒废。“妇女废蚕桑”则进一步说明,由于男丁的离开,家中妇女也无暇顾及养蚕织布的农活,整个村庄的生产活动陷入停滞。“树色千章秀,溪声一派长”两句原本是描绘自然美景,但在战乱背景下,这些景色反而显得格外凄凉,与前文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主题。最后,“自从兵燹后,风物转凄凉”总结了全诗,明确指出自从战争爆发以来,王家庄的景物变得越来越萧条和凄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社会秩序乃至自然环境的破坏,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战争受害者深切的同情。
猜您喜欢
渔父辞(其三)
宋末元初·毛直方
得鱼穿柳持上溪,溪村杳杳屋稀稀。莫怪渔翁头易白,去年买鱼人又非。
次圭父游将军岩韵二首(其二)
宋·朱熹
陈迹真成俯仰间,回头犹认碧巑岏。更烦地主殷勤意,得尽云山表里观。景晏共愁归路远,年侵独负酒杯宽。明朝觅句酬珠玉,剩喜诗情却未阑。
梧州杂诗(其六)
清·钱澄之
遽有苍梧幸,凄凉别小楼。喜无游宦橐,得上舍人舟。失伴声相识,饱帆夜未收。暗中勤借问,车驾在前头。
醉太平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珊瑚挂瓢。黄金担樵。一枝一叶魂销。倩山妻绣描。霜浓艳潮。露晞艳焦。商声飒飒萧萧。恨宫声未调。
寄静林别墅胡进士兄弟
唐·贯休
见说山居好,书楼被翠侵。烧熛汀岛境,月色弟兄吟。犬吠黄椑落,牛归红树深。仍闻多白菌,应许一相寻。
风中柳(其二)题沈耕道东轩
明末清初·尤侗
枫落吴江,一望烟波凝绿。问东轩、谁家茅屋。南窗丛菊。北窗修竹。倚胡床、酒香茶热。渔夫相逢,应许菰芦借宿。扣舷歌、离骚一曲。烽烟满目。荆榛满足。任澜翻、长安棋局。
匏瓜诗(其一)
元·魏初
出城十里馀,小小筑园圃。墙颓补青山,月冷杵秋黍。萧然无人来,风叶拥庭户。
经语诗戏效唐子西(其二)
宋·艾性夫
源泉混混出虚岩,桑者閒閒人已蚕。剪韭不妨千取百,种瓜且喜二生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