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怀古
读书惜时
情感思乡
秋节怀古
赞美先人
山水田园
怀旧抒情

赏析

这首诗《撰吴缄三年伯家传有感即赠达璋同年》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曹家达所作。诗中流露出对历史变迁与人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对先祖的追思之情。首句“不堪尘事感沧桑”,诗人面对纷繁复杂的世俗事务,内心涌起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这里的“沧桑”不仅指自然界的变迁,更蕴含着社会、人心的深刻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悲凉。次句“华表归来睨旧乡”,“华表”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标志性的建筑,常用于宫殿、陵墓前,象征着权威和尊严。诗人想象自己如同华表一般,历经岁月的洗礼后,回归故里,审视着曾经熟悉的土地和家园。这一句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过往生活的回顾。接下来,“我愧陆机陈世德”,诗人自谦地将自己与东晋文学家陆机相提并论,但又感到惭愧,因为自己未能像陆机那样在文学上留下深刻的印记,展现出一种对自己成就的自我反思和对前辈大师的敬仰。最后一句“先人墓草九秋霜”,诗人将目光转向祖先,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这里的“九秋霜”既描绘了秋天落叶后的寒冷景象,也隐喻着时间的无情流逝和生命的短暂。通过这一句,诗人寄托了对先人深深的哀思和对家族传统的尊重。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历史变迁以及家族传承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对生命、时间、亲情的哲理探讨。

猜您喜欢

舟中杂感二首(其一)
明末清初·徐倬
高秋一叶下梧桐,有客扬帆夕照中。多病百年兼恨别,依人千里自途穷。沧江白露鱼龙夜,冷月黄沙草木风。老去休思空冀北,曰归终拟侩墙东。
摸鱼儿(其三)题田苕溪止园课子图,名维翰,巴县人,前将军署秘书
清末近现代初·李炳灵
赋归来、犹存松菊,一幅渊明别墅。儿时况味堪同领,指点夜灯红处。朝复暮。听雏凤声清,不觉老怀慰。读书有子。但几净窗明,香温茶熟,此外复可慕。披图顾。仿佛吾家衡宇,负了一楼烟.....
寄田拒山宪副(其一)
明·朱浙
使君一疏归来早,家住万山深复深。解组已无当世念,读书真见古人心。白云时下溪头钓,丹壑还从雪后临。我亦乾坤狂措大,索居何处觅知音。
荷叶杯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自昔池亭多宴。云散。谁是最知音。玉箫词侣两无寻。烟水梦中深。除是旧游能说。风月。零落在天涯。也应憔悴似伊家。相望更堪嗟。
青玉案·守岁
宋·薛泳
一盘消夜江南果。吃果看书只清坐。罪过梅花料理我。一年心事,半生牢落,尽向今宵过。此身本是山中个。才出山来便希差。手种青松应是大。缚茅深处,抱琴归去,又是明年话。
答朱元晦
宋·石斗文
病枕经年卧沃洲,满庭枫叶又吟秋。书来如见旧人面,读了还添尘世愁。忧国至今遗白发,穷经空自愧前修。武夷休作相思梦,我已甘心老此丘。
金缕曲(其八)三叠前韵遣兴
清末近现代初·樊增祥
闲冷如坊局。此一官、思量百遍,烂如书熟。起看紫藤花一架,珠络垂檐簏簌。今老矣、何心徵逐。春雨闭门聊种菜,莫肩舆、轻看人家竹。闲俯仰,画屏曲。眼明身健今生福。小斋头、官书道.....
浮湘礼三闾墓田寻贾生故宅
明末清初·邝露
浮湘孤月下灵渠,牢落残魂伴索居。庚子日斜闻野鸟,端阳沙淈见江鱼。天高未敢重相问,年少何劳更上书。此去樊城望京国,定从王粲赋归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