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院
春
葩
马
蹄
尘
外
访
仙
源
,
风
景
苍
茫
别
一
天
。
清
泚
潆
迥
三
四
里
,
碧
桃
閒
落
几
千
年
。
馀
香
不
逐
东
风
散
,
丽
色
长
凝
晓
露
鲜
。
此
景
共
知
人
事
罕
,
肯
饶
金
谷
美
于
兰
。
写景
春天
书院
赞美
咏物
桃花
离别
读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隐秘而神秘的仙境,诗人以马蹄踏过尘土,寻访那远离尘嚣的仙源,感受到的是与世隔绝的宁静与美丽。诗中“风景苍茫别一天”一句,将仙源与外界的差异描绘得淋漓尽致,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接着,“清泚潆迥三四里,碧桃閒落几千年”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仙源内清澈的水流和古老的碧桃树,它们静静地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仿佛见证了千年的岁月变迁。这里的“清泚”形容水之清澈,“潆迥”则描绘了水流回旋的动态美,而“碧桃”则是春天的象征,其“閒落”不仅表现了自然的静谧,也暗示了生命的循环与永恒。“馀香不逐东风散,丽色长凝晓露鲜”两句进一步渲染了仙源内的独特氛围。即使在春风的吹拂下,花香也不随风消散,而是长久地留存;而花朵的美丽,在晨露的滋润下更加鲜艳夺目。这两句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美好,也暗喻了诗人对这种美好境界的向往与珍惜。最后,“此景共知人事罕,肯饶金谷美于兰”表达了对仙源美景的独到见解。这里的“金谷”原指西晋石崇的金谷园,此处借指繁华的人间胜地,而“美于兰”则强调了仙源之美超越了世俗的繁华,如同兰花般高洁脱俗。这不仅是对仙源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仙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