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屿
写景抒情
咏物
写花竹
赞颂花竹
抒情
赞美的抒情

赏析

此诗以竹与花为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竹与花以情感,使得两者之间的互动充满趣味。首句“花坛竹屿细评章”,点明了赏花地点,竹与花并立,营造出静谧雅致的氛围。接着,“竹有君兮花有王”一句,巧妙地将竹与花人格化,竹为君,花为王,凸显了它们在自然中的地位。“花似含香供竹笑,竹宜输粉助花妆”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花与竹的和谐共生。花散发香气,仿佛在向竹子微笑,而竹则以自己的颜色和形态,帮助花朵更加美丽。这种相互依存、相互衬托的关系,体现了自然界中万物相生相克、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不缘竹泪溅花落,刚睹花神对竹狂”则通过想象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竹与花之间深厚情感的理解。竹泪象征着竹的深情,花落则暗示了花的脆弱,而“花神对竹狂”则展现了花与竹之间超越物质层面的情感交流。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使得诗歌的主题更为丰富。最后,“携得花茵和竹榻,看花看竹醉馀觞”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花间竹下的欢聚场景。他们不仅欣赏着自然之美,更在其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乐趣。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友情、生活情趣的颂扬。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与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深层次的情感联系。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明代文学作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猜您喜欢

醉中作
宋·陆游
名酝羔儿拆密封,香粳玉粒出新舂。披绵珍䱹经旬熟,斫雪双螯洗手供。吟罢欲沉江渚月,梦回初动寺楼钟。炉烟袅袅衣篝暖,未觉家风是老农。
次韵补之药名十绝(其九)
宋·李光
草堂谁缉败蒲编,笑傲松萝不记年。应喜秋来甘泽泻,牵牛时复自蹊田。
西江月(其一)壬辰自寿
宋·程珌
天上初秋桂子,庭前八月丹花。一年一度见仙槎。秋色分明如画。愿把阴功一脉,灯灯相续无涯。降祥作善岂其差。永作渔樵嘉话。
和李季常同汪公干过予新居锡尔楼用季常韵
明·黎民表
首夏清和叶舜薰,梯楼还得共论文。沈珠浦上鹏风起,越井冈前雁趐分。三径逢迎多散客,一时交谊总怜君。笼鹅旧帖传青李,辟蠹残编拂绿芸。白社比来增气色,潢池今喜息妖氛。宾筵倒屣迎.....
子静和易巾韵五用韵答之
元·陈栎
月移梅影上窗纱,恰读新篇对月华。和似鹅黄盈盎酒,清于兔褐半瓯茶。金身丈六莲生座,汗脚尺三霜满靴。选佛选官俱是幻,诗名不朽后人誇。
再赠西山隐者
清·马长海
山路逶迤入杳冥,十年重访枕烟庭。问名揩眼看蓬鬓,留客呼儿挈酒瓶。云似客闲朝出岫,鹤如人立夜听经。先生不与寰中事,长啸一声天地青。
琐窗寒
宋·黄廷璹
驻马林塘,还寻旧迹,雨收秋晚。残蕉映牖,强把碧心偷展。记相逢、画堂宴开,乱花影入帘初卷。正小池涨绿,丝纶曾试,事随鸿远。凄断。情何限。料素扇尘深,怨娥碧浅。清宫丽羽,漫有.....
静观堂闲咏六首(其四)
清·倪之煃
为笑风尘徒自忙,扃扉聊复拟羲皇。翻经好鸟来新韵,静坐花阴落小窗。半世耽闲缘病懒,一身长技岂能忘。年来万虑关心少,好护闲云伴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