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抒情
写音乐
四邻
朋友情感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白居易的好友李觏所作,名为《听周大师琴》。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深切感受和对演奏者的崇高赞誉。"已解琴中意,更提弦上声"表明诗人已经领悟了琴声中的深远意境,并且更加投入地去欣赏那从琴弦上传来的声音。这里的“更”字,意味着一种递进和加强的动作,显示出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专注。"他人郑卫杂,此手鬼神惊"则是说其他的人可能会被郑卫之声所混淆,但周大师的手艺却能令人感到鬼神皆惊。这里的“郑卫”指的是古代两大流派的音乐,诗人通过这种对比,突出了周大师琴艺的非凡和震撼人心。"深夜众籁息,寒天孤月明"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在深夜里其他的人都沉浸于梦乡,只有诗人独自守着那寂静的夜晚,伴随的是清冷的天气和高悬的明月。这种环境为琴声的聆听提供了绝佳的氛围。"四邻应得睡,浊酒且同倾"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艺术之美的生活态度。诗人在这里提议,让周围的人都安然入睡,而他自己则愿意与演奏者一起品尝浊酒,共同享受这份美妙绝伦的音乐体验。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李觏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真挚表达。通过对周大师琴艺的赞颂,诗人传递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审美追求。

李觏

338首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