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夜
闻
蛩
和
壁
间
韵
霜
气
添
秋
肃
,
蛩
声
入
夜
清
。
为
谁
衣
未
织
,
向
我
语
偏
明
。
庭
外
三
更
月
,
床
头
万
里
情
。
凄
然
如
有
诉
,
愁
思
动
人
生
。
写景
秋景
咏物
咏蛩
秋天
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的夜晚,霜气加重,使得秋天的肃杀感更为强烈。蛩声在静谧的夜空中显得格外清晰,是一种独特的自然之声,为诗人营造了一种孤寂与冷清的氛围。“为谁衣未织,向我语偏明”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思念之情。有人在远方等待着诗人为其织衣,而诗人却迟迟未动手,这不仅是对劳作的推诿,更可能是对那份深情的无奈表达。同时,“向我语偏明”则可能暗示了诗人与远方之人的心灵交流,虽然身处异地,但心灵相通,仿佛能听见彼此的心声。“庭外三更月,床头万里情”进一步渲染了夜的静谧和思念的情深。三更时分,即夜晚最深沉的时候,明月高悬于庭院之外,而诗人的心中却装满了对远方亲人或恋人的万丈思绪。“凄然如有诉,愁思动人生”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这不仅是对前文情景的总结,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映。凄凉的夜晚,蛩声的鸣叫,都像是自然界在向诗人诉说着什么,而这种愁思,不仅触动了诗人的心灵,也会引起读者共鸣。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种淡远而深长的情怀。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旅舍
宋·陆游
寺钟吹动四山昏,系缆来投江上村。木落不妨生意足,水归犹有涨痕存。炉红手暖书差健,鼎沸汤深酒易温。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犬护篱门。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赋得弱柳鸣秋蝉
隋末唐初·李世民
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宿松树塘
清·和瑛
苍松傲雪青霄上,六尺方床对松放。清秋月照松间雪,雪月交光松心壮。四时盘错不改柯,夭矫虬龙茁无恙。忆自天戈西北指,大木斯拔疾雷将。旦旦伐之四十年,梁栋尽供都料匠。赖有相传不.....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