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
庭
春
色
·
怀
周
铁
珊
秋
色
佳
哉
,
四
无
人
影
,
独
上
南
楼
。
看
远
山
如
浪
,
疏
林
似
戟
,
暮
烟
成
海
,
那
不
牵
愁
?
况
值
西
园
清
梦
断
,
正
霜
冷
、
湖
光
千
里
秋
。
斜
阳
外
,
层
层
枫
树
赤
,
谁
是
长
洲
?
算
来
几
多
程
路
,
总
只
是
、
楚
尾
吴
头
。
想
虎
邱
烹
茗
,
洞
庭
尝
橘
,
有
时
闲
著
,
定
买
渔
舟
。
笠
泽
苏
台
频
访
旧
,
问
角
里
、
先
生
家
在
不
?
何
时
醉
罢
,
能
听
君
、
细
说
也
当
同
游
。
秋景写景
山水田园
怀古抒情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登楼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壮丽而略带忧郁的画面。首句“秋色佳哉”直接点明了季节与氛围,随后“四无人影,独上南楼”,营造出一种孤寂而静谧的意境,凸显了诗人的孤独感。接下来,“看远山如浪,疏林似戟,暮烟成海”三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远山比作波浪,疏林比作戟,暮烟比作大海,生动地描绘了秋日傍晚的景色,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尤其是“那不牵愁?”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景的欣赏,也有难以言表的愁绪。“况值西园清梦断,正霜冷、湖光千里秋”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绪,将梦境与现实相结合,通过“清梦断”暗示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的无奈和伤感。而“霜冷、湖光千里秋”则描绘了秋日湖面的冷清与辽阔,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斜阳外,层层枫树赤,谁是长洲?”几句,通过夕阳、枫树和长洲的描写,不仅渲染了黄昏时刻的宁静与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对过去、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寻。其中“谁是长洲?”一问,既是对具体地点的疑问,也是对理想之地的向往,体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最后,“算来几多程路,总只是、楚尾吴头”两句,通过描述路程的遥远与复杂,隐喻人生的旅途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但无论走到哪里,都离不开楚尾吴头这一地域范围,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想虎邱烹茗,洞庭尝橘,有时闲著,定买渔舟”几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方式的向往,希望能在闲暇之时,品味茶香,品尝橘子,甚至购买一条渔船,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体现了对自然与自由的追求。“笠泽苏台频访旧,问角里、先生家在不?”两句,通过访问旧地、寻找老友,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人生际遇变迁的感慨。“何时醉罢,能听君、细说也当同游”则是对未来的期许,希望有一天能与朋友一同畅饮,细细述说往事,共同享受生活的乐趣,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理想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独特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猜您喜欢
峡州东山
宋·陆游
十年不踏东山路,今日重为放浪行。老矣判无黄鹄举,归哉惟有白鸥盟。新秧刺水农家乐,修竹环溪客眼明。已驾巾车仍小驻,绿萝亭下听莺声。
村夜
宋·陆游
寂寂山村夜,悠然醉倚门。月昏天有晕,风软水无痕。迹为遭谗远,身由不仕尊。敢嗟车马绝,同社自鸡豚。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唐·李白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陶.....
次江州王知府叔坚韵(其六)
宋·张孝祥
谷帘酿酒极清美,风味大似主人翁。我有一尊正倾写,却思烟雨庾楼中。
王九山提刑于子城西旧宅累石作小阜见示五言因次韵奉呈
宋·薛嵎
幽怀随所寓,数石几窗前。荆棘傥迷道,山林空浩然。云生宁择地,龙处即为渊。谁谓达观士,终当违市廛。
长安逢隐者
唐·于武陵
征车千里至,碾遍六街尘。向此有营地,忽逢无事人。昔时颜未改,浮世路多新。且脱衣沽酒,终南山欲春。
孟夫子生生亭赋
唐·卢仝
玉川子沿孟冬之寒流兮,辍棹上登生生亭。夫子何之兮,面逐云没兮南行。百川注海而心不写兮,落日千里凝寒精。予日衰期人生之世斯已矣,爰为今日犹犹岐路之心生。悲夫!南国风涛,鱼龙.....
蓦山溪(其五)
宋·朱敦儒
元来尘世。放著希奇事。行到路穷时,果别有、真山真水。登临任意,随步白云生,三秀草,九花藤,满袖琼瑶蕊。何须曲老,浩荡心常醉。唱个快活歌,更说甚、黄粱梦里。苍颜华发,只是旧.....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