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月
三
日
晚
登
秀
亭
分
韵
得
七
字
登
高
佳
辰
近
,
暗
数
屈
指
七
。
古
郡
拥
乱
山
,
危
亭
低
落
日
。
未
堪
摘
嘉
菊
,
亦
且
醉
新
秫
。
矢
诗
记
同
游
,
是
岁
实
丙
戌
。
写景
秋节
抒情
记事
登高
咏酒
古地怀古
赞美自然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美好的时辰登高远眺的景象。开篇“登高佳辰近”,即点出了时间美好,引出行者登临之情。紧接着“暗数屈指七”则透露了诗人对某个事物的期待或计算,可能是对未来某种希望的憧憬,但由于数字“七”的神圣和完美,反映了一种渴望或等待的心态。下片转折,“古郡拥乱山”,展现了一个被连绵山脉环抱的古老城市,这里的“乱山”可能隐喻着世事的纷杂与混沌。紧接着“危亭低落日”,则描写了诗人所处之地是一座高耸但略显摇曳不稳的亭子,夕阳西下,给人以一种岁月流转、物是人非的情感。第三句“未堪摘嘉菊”中,“未堪”表达了一种犹豫或是不忍心去做某事的情绪,而“摘嘉菊”则可能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但又不敢轻易采撷。紧接着“亦且醉新秫”,这里的“新秫”指的是新酿造的酒,诗人选择了饮酒,以此来消愁或是庆祝。最后两句“矢诗记同游,是岁实丙戌”,其中“矢诗”意味着以诗作誓言或记录某种约定,“记同游”则表达了对与友人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光的纪念。末尾“是岁实丙戌”可能是在提醒读者这一切发生在一个特定的年份,即丙戌年,这里诗人通过具体的时间标记,强化了诗歌的情感和真挚性。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个人情感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在的意境。
方回
2864首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您喜欢
九月初作
宋·陆游
莫笑衡茆陋,幽情得细论。客疏惭歠醢,僧熟认敲门。杳杳烟中刹,昏昏雨外村。登高负今岁,老病易消魂。
水调歌头(其四)戊午九月,偕同官延庆阁过碧沚
宋·吴潜
重九先三日,领客上危楼。满城风雨都住,天亦相邀头。右手持杯满泛,左手持螯大嚼,萸菊互相酬。徙倚阑干角,一笑与云浮。望平畴,千万顷,稻粱收。江澄海晏无事,赢得小迟留。但恨流.....
定风波·与叶少蕴、阵经仲、彦·文燕骆驼桥,少蕴作,次韵二首(其一)
宋·葛胜仲
千叠云山万里流。坐中碧落与鳌头。真意见嬉吾已领。烟景。不辞捧诏久汀洲。老去一官真是漫。溪岸。独馀此兴未能收。留与吴儿传胜事。长记。赤栏桥上揽清秋。
木山
宋·陆游
枯楠千岁遭风雷,披枝折干吁可哀。轮囷无用天所赦,秋水初落浮江来。嵌空宛转若耳鼻,峭瘦拔起何崔嵬。珠宫贝阙留不得,忽出洲渚知谁推。书窗正对云洞启,丛菊初傍幽篁栽。是间著汝颇.....
题四十三代天师无为仙人耆山庵三十韵
明·宋讷
先天涵太始,斯道本希夷。坱圠玄机露,絪缊大化滋。至人观徼妙,内境混冲熙。仙谱乘灵胤,名山表寿耆。云仍四十祀,道德五千辞。龙虎蟠丹鼎,蛟螭拥翠旗。卜居占胜地,环卫宿柔祇。员.....
和韧叟归耕釜麓出都感赋元韵(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吴重憙
伊人露白更葭苍,宾雁俄看起一行。共叹崦嵫新岁月,幸联桑梓旧家乡。诗人历下推庭实,野语齐东署弁阳。说我故园耆宿事,风流文达记沧浪。
九月十二日登悠然亭阄韵
明·陈达
一别西山岁十更,危亭偶尔叙宗盟。已过九日犹无菊,恰有方田又种粳。笑语风生吹鬓发,输赢变出付棋枰。酒酣不觉归途晚,隐隐松梢月漏明。
代人上段拂参政
宋·王之道
玉牒书成已六年,东游曾记此周旋。千龄令庆亨嘉会,二府新分造化权。咫尺云天依日月,斯须霖雨浃山川。应怜汨没尘埃者,白发青衫走道边。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